一、 心理因素致病与心理卫生
人对客观事物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意志,都属于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生不仅受生物学规律制约,而且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每一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其所属的一定的社会集团,以及家庭、邻里、亲朋等都对他的性格、嗜好、情绪、生活习惯、思考方式、行为类型等产生影响,因而对人们的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以环境为中介,通过心理情绪活动致病的只是一小部分。社会因素致病不仅范围较广,而且所侧重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人群(群体);而心理因素致病,则着重于个体本身的生理心理素质、心理发育和心理反应特点等。
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正反两个方面:良好的心理刺激,可使人的心理生理维持最佳状态,有利于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关于友谊有益健康的理论,第一个重要证据出现于1979年。经过追踪研究5000位居民的健康状况,发现在9年研究期内,朋友最多的那些研究对象,其死亡率比朋友最少者低了一半还多。其后,美国、北欧和日本有十多项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194名心脏病猝发病人,发现:一直获得别人关心的病人,在病发后半年仍然生存的几率3倍于乏人关心的病人。友谊对于治疗常见的小病,效果尤其显著。亲友多的人患上感冒的几率比亲友少的人低75%。
瑞典追踪研究1200多名老人3年,在2000年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喜爱社交活动的老人和不喜爱或很少参与社交活动的老人比起来,患上痴呆症的几率少了40%。
何以友谊有助增进健康?部分原因也许是:朋友会鼓励帮助渡过健康危机。人一旦精神紧张,体内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运作都会受影响。长期精神紧张会损害健康,导致各种可能危害心脏的问题,比如高血压、动脉收缩、血液容易凝结成块等。而友谊能舒缓精神紧张,促进身体的防卫能力。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有广泛的社会关系,朋友众多,其健康会大有得益。但也有些研究指出,人其实只需要少数几个好朋友——“是在你生活中对你非常重要的人”。人格素质上的缺陷,损失感、不安全感、或威胁感等恶性心理刺激,则有损于身心健康,可使人的心理生理处于紧张状态,对人体新陈代谢产生障碍或破坏。社会心理刺激总要通过机体的心理生理反应,即引起情绪反应和大脑功能的改变,再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及免疫系统等中介,使某些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或形态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心理生理疾病的发生。对于同样的不良社会心理刺激,因先天(遗传)和后天(学习培训)获得生理心理素质不同,反应也不同。如突发事件的刺激,一个坚强的人不会引起精神状态平衡的失调;而一个懦弱的人,往往因小小的挫折或损失,促发精神状态发生异常。
目前,对发病基础的研究,比较集中于生理始基和生理中介机制两个方面。所谓生理始基,主要指患病前的生理特点。人们的生理特点不同,对心理生理疾患的易罹性亦各异。例如胃蛋白酶原水平增高,对胃溃疡病的易罹性亦较高。一般情况下,无不良社会心理因素刺激,虽有高胃蛋白酶原血症,也不一定产生溃疡病。无此生理始基者,虽有不良心理刺激,也不一定导致溃疡病的发生。有这种生理始基的人,一旦遇上不良的社会心理刺激,就可能导致溃疡病的发生。可见,不良的社会心理刺激,在这里起着诱发作用。现已发现,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冠心病的生理始基,高尿酸血症则是痛风症的生理始基。
从心理因素致病的过程来看,人们在遭受了不良心理刺激后,首先引起情绪的变化,再通过生理中介机制而引起病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在情绪应激状态下,植物神经功能有明显的改变,并伴有中枢儿茶酚胺浓度的升高。例如严重忧郁时,会出现心悸、胃肠蠕动变慢以致便秘和消化不良、腺体分泌减少、四肢末端血管收缩等症状。在情绪应激状态时,内分泌系统功能亦发生明显改变,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及抗利尿激素增高,而胰岛素、雄激素的水平下降。这一系列变化,可构成心理因素致病的生理中介。具体以冠心病来说,由于焦虑、恐惧、愤怒、内疚和沮丧的情绪,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激发垂体肾上腺以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动,造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心肌内钾离子减少,血压升高和局部心肌缺氧,从而可以促进冠心病的发生或病情恶化。此外,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非特异性结肠炎、偏头痛、月经失调和过敏性皮肤病等,因社会心理因素引起情绪变化而发病者,在临床上亦屡见不鲜。现在,在日常保健中运用心身医疗原则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更加强调心理对疾病的影响可能会帮助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并减少造成医疗费用迅速上涨的住院和其它服务。
就医人群中,大约25%的人都具有很可能是因情绪问题造成的生理症状,80%的人表现出生理疾病引发的严重的心理压力。和躯体健康一样,心理问题也是分程度的,它们由轻到重依次表现为: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重症精神病。
(一)一般心理问题
指由一般的适应问题所引起的持续时间较长的负性情绪,如痛苦、忧伤、焦虑、愤怒或敌意等。需要指出的是,负性情绪虽然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但它却是人类适应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有助于人的自我保护。比如一个人在陌生人面前会不安、紧张甚至担心、害怕,正是这样的负性情绪使他警觉,注意自我保护。但负性情绪过度,就有可能导致一般心理问题。
导致一般心理问题的适应问题包括:
1.人际适应问题,如工作、学习、家庭、友情及熟人关系等。
工作关系中需要适应同事、上下级以及与合作单位的同行的关系等。学习关系包括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住校的大中专学生还有舍友关系。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手足关系以及各种亲戚关系等。友情是人的社会资源之一,出现问题时,人就会苦恼、不安、担心。熟人关系包括同学、同事、同屋以及邻里关系等,往往是最容易困扰情绪的一种人际关系,因为这种关系的发生频率最高。在这种关系中,你既不可能像与上级一样保持距离,也不可能像与亲友一样亲密无间,在不经意间就有可能造成误解,加之缺乏类似亲友间的沟通渠道和方法,出现问题时常常让人心情变坏。
2.环境适应问题,指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适应。
老人离退休、年轻人参加工作、新生入学、下岗、亲友丧失等等,都向人的适应力提出挑战。善于适应的人很快就能在新环境中有所发展,不善于适应的人则有可能产生大量的负性情绪而无法自拔。
能否很快适应新的学习与工作,能否在工作或学习中充分体现自己的能力并体验到乐趣,也是能力适应问题。有的人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因而能较快适应并胜任新的学习或工作要求。但有些人往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开端,个别人甚至会一蹶不振。
3.自我适应问题。
自我适应包括对自己身心发育的适应,如从儿童、少年、成年到老年;对自己社会角色的适应,如从学生、工作人员到离退休等;自我适应,如对自己局限性和优势潜能的新发现;对自己不断增长的愿望的适应等。
一般心理问题相当于躯体疾病中一般的感冒或热伤风等,你可以自己处理,如读一两本比较好的心理自助手册等;通过热线电话或面对面的心理咨询,通常就能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还可以求助于亲友,借鉴他人的经验处理自己的问题。
(二)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包括人格障碍和神经症性障碍。
1.人格障碍由一些根深蒂固的、持久的偏常行为模式构成,患者与相同文化背景中的一般人相比,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尤其是待人接物的方式有极明显的偏离。
人格障碍有很多种,如偏执型、反社会型、表演型等。人格障碍患者有一个特点:尽管周围的人常常被他的极端偏离常态的行为和拒绝改变的态度所困扰,但他却很少为自己的行为异常所苦恼,因为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所以,对于人格障碍的患者,我们应该尽快了解他的行为模式,降低他可能造成的无心之过。
2.神经症性障碍患者有基本正常的社会功能,外表看来挺正常,但内心却有比常人多得多的情绪困扰,主要症状为持续的焦虑、抑郁、紧张、担心、害怕、不安等。神经症性障碍包括恐怖症、抑郁症、疑病症以及强迫症等。与人格障碍患者不同,神经症患者有清楚的自知力,知道自己心理上出现了问题,并且急于摆脱这种状况。
人格障碍和神经症性障碍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求助于心理医生。
(三)重症精神病
重症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病等。
重症精神病的治疗必须以药物为主,心理治疗为辅。
对重症精神病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要特别说明一下。
误区一:“得了重症精神病,人就废了。”其实,重症精神病治疗及时是可以临床痊愈,使患者恢复社会功能的。
误区二:“重症精神病只能靠药物控制”。事实上,重症精神病的治疗必须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尽快控制症状。当症状被控制以后,就要尽快辅以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小的代价恢复社会功能。
误区三:“病好了就可停药。”这是导致精神病复发的最主要原因。重症精神病的药物治疗一定要严格遵从医嘱,不能擅自停药或者减药。当症状控制住以后,大夫会逐渐减少药量,减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让患者长期服用维持量。很多患者及家属往往会在这时擅自停药或减药,结果导致复发。
误区四:“抗精神病药物会使人变傻。”其实抗精神病的药物不会影响人的智力,很多家属看到病人服药后表情呆板,动作及语言反应变慢,就担心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使病人的智力受损,甚至以为抗精神病药物会使人变傻。其实这只是药物的副作用,在大夫给病人减药或停药一段时间后,就会恢复正常。
预防心理因素导致的疾病,应从心理卫生入手。心理卫生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从而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品德修养,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并保持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从心理卫生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出发,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对社会人群普遍地进行品德修养教育,促进健康人格素质的培养,使之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2.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尚,消除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
3.改进医疗人员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这也是防治和减少医源性心理生理疾病的重要方面。
心理因素导致的疾病,需要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常用的心理诊断方法有:谈话法、观察法以及智力测验、人格调查和临床神经心理学检查等。这些方法不是对每个就诊者都必须使用,而是根据临床实际的需要由医生选择应用。心理治疗包括用语言、表情、态度、行为去影响病人的认识、情绪和行为,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一般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三种。
一般心理治疗包括:解释、鼓励、安慰、保证、暗示等治疗方法。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科各类病人,不只限于心理因素导致的疾患。
个别心理治疗,是医生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交谈方式和病人单独进行的心理治疗。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能够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通过启发诱导等较深入的个别工作,帮助病人树立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在病人家属和其他方面的积极配合下,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集体心理治疗是医生把病情相似的病人组织起来,根据病人中普遍存在的消极精神因素和对疾病的错误看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以及防治方法等;并组织病人进行集体讨论和交流。必要时还可让治疗效果好的病人现身说法,起到示范作用。这样,通过集体听讲、集体讨论和交流的方法,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相互教育,从而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