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长寿保健十要诀
我国人民在与疾病和衰老的长期斗争中,找到了许多简便易行的延年益寿“良方”要诀。
(一)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诸阳之神气皆会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头顶中央(即前发际5寸与后发际前7寸处)有百会、四神聪、上星、头维穴;项后枕骨一带有风池、哑门、医明、玉枕、翳风穴;两鬓有太阳穴;额前还有印堂穴。如果用梳子(黄杨木和枣木梳最好)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包括梳齿与头发频繁接触产生的电感应),将会起到疏通12经脉,促进大小周天血液循环,使气血流畅,调节大脑多路神经功能。能增强脑细胞新陈代谢,延缓脑细胞衰老,增强记忆力,醒脑提神。可以消除各种劳累、劳损、疲倦、失眠、烦躁、三叉神经痛复发、偏头痛,以及聪耳明目等多种作用,甚至有美容润肤的效果。为此,有人极为提倡日梳五百的生活习性。勤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气、神的最简单易行、最经济的长寿保健对策。
(二)脚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脚部乃“三阴交之始末”,“三阳交之终”,穴位多,位置低,血液少,整天血循环慢,有“第二心脏”之称。中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布满了相关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区。但由于脚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天薄弱环节”,客观上为寒湿邪气病毒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说,人体健康与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脚健康,脚部的保健比其他部位显得尤为重要。从临床理论上讲,脚部最能健身益体的穴位,首推涌泉穴(即脚心中央凹陷处)。经常温浴后搓此穴,一可以温补肾经,益精填髓,舒筋活络,平衡阴阳,二可以疏通心肾,滋生肾水,抑制肾脏虚火及上身秽气下降,排泄体内毒素杂物;三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御寒暖体,缓解肌肉紧张,消除各种疲劳,四可以舒肝明目,清肺理气,祛风湿,助消化,通大便,止泻痢;还能治疗头顶痛、疝气、肾炎、性功能衰退、失眠、高血压、冠心病、心悸、咽喉肿痛、脚皲裂以及老年性四肢麻木等几十种恶疾。正因如此,涌泉穴才被中外医家誉为“健身之穴”。
(三)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据化验分析,唾液中富含有益人体的水分、酵素、尿素、维生素B、蛋白质、有机物、氨基酸、硫氰酸盐、碱性离子和钠、钾、镁、钙等物质。中医理论认为:唾液从口腔壁涌出后,经舌根、咽喉、肺,转肝脏,进肾经,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唐朝人孙思邈的“早漱津令满口乃吞之”和清乾隆帝的“津常咽”养生秘诀,就是对这一理论的深化和概括。现代医学也认为:唾液具有快速止血、软化收缩血管、溶解细菌、灭杀微生物、健齿强肾、抗病毒、助消化等功能。最难得的是:液唾还有很强的防癌效果。据《世界科技译报》载文,建议人们“每口饭最好咀嚼30次”,以防癌从口入。古今中外的养生行家把唾液誉为“华池神水、天然抗癌剂、清洁剂、金津、玉液、玉泉、甘露”等。所以说,听从“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的忠告,是很明智的。
(四)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
谷道,又称肛门。撮即收(提)缩也。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小动作。唐朝人孙思邈在《枕中方》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认为肛门周围的肌肉要间歇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养生健体,尤其对防治痔疮有特别疗效。现代医家也普遍认为:包括大肠在内的肛门及周围的提肛肌和括约肌,至少每天要间歇收提100次,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促进肛周围血液循环,防治静脉瘀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内痔、外痔、肛瘘、肛裂、脱肛、肛门湿疹、便秘、慢性肠炎等;同时对治疗和预防冠心病、高血压、下肢静脉曲张、肛周炎症、肛周皮肤损伤等慢性疾病有显著效果。其具体做法即放松全身,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收气,舌舔上腭,向上收提肛门,稍闭气,然后慢呼,全身放松。
(五)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叩齿,就是指用上下牙有节奏地反复相互叩击的一种自我保健养生法,俗称“叩天钟”。中医学认为:经常叩齿,不仅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局部气血运行和局部经络畅通,保持并增强咬肌和牙齿根基部的整体机能,还能有效地增强牙周膜组织纤维结构的坚韧性,提高牙齿抗嚼能力和咀嚼功能,促进口腔、牙床、牙龈和整个牙体的血液循环,增加唾液的分泌量,改善并及时充盈其内组织营养,增强牙齿的全面抗菌抗病能力,从而使牙齿变得更加坚硬稳固,更加整齐洁白。所以民谚说:“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其具体做法是:精神放宽松,口唇微微闭;心神合一,默念叩击;先叩臼牙,再叩门牙;轻重交替,节奏有致。终结时,再辅以“赤龙(舌头)搅海,漱津匀吞”法则更妙。
(六)随手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裨神元
揉腹,即用手来回按摩“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以及内脏”的一种养生保健法。中医理论认为: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勤揉腹,既可以调整脾胃,通和气血,培补神元,又可以“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清脾化痰;敷养肾精,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伤之百症”。现代医学也证实:揉腹确有强健脾胃、胃肠和腹壁肌,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液循环以及加快胃肠蠕动的功能,还有治疗中老年性便秘、胃肠溃疡、周期性失眠、前列腺炎、肾炎、疝气、遗精、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的疗效。勤揉腹还能促进腹壁肌脂肪的自行收缩和消减,堪称“减肥健美法宝”。揉腹之法,最好遵从《延年九转法标要》为宜:“先用右手大鱼际在胃脘部按顺时针方向揉摩120次,然后往下移至肚脐周围揉摩120次;再用左手全掌揉摩全腹120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揉摩次数不必拘泥,60次或少一些也行。或间以“沿腹部四周,从右下开始向上,继之向左,再从左上向左下,顺向揉摩”的所谓“模拟上回盲部法”。此法虽能健身益体,但由于腹藏五脏,经络甚多,故有禁忌:凡饱食、空腹者,腹部炎症、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腹痛者切莫揉腹。
(七)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体
中医经典认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肾气通于耳”、“肾开窍于耳”、“一身之气贯于耳”,强调“肾耳合一,互为作用”。肾主内,耳主外;耳为肾惟一之上外窍,双耳灵健则肾经通;肾气充足,肾精盈满,则听觉灵敏。有报道说: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张羹梅,基于《内经》理论,独创了一套“拉耳保健法”,坚持四五十年的锻炼,效果甚好。以右手从头上引左耳14下(即用右手绕过头顶向上拉扯左耳),再用左手从头上引右耳14下(即用左手绕过头顶向上拉扯右耳)。这种拉扯耳朵的保健,简便易行,效果也不错,如果在此法基础上再辅以按、摩、搓、揉、点、捏等手法,则更能强身健体,敷养肾元。中医学认为:耳朵上的49个穴位和经络与体内的五脏六腑等器官以及12经脉,365络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生理联系,所以有人把耳朵喻为“缩小了的人体身形”。有医家证实:扯、拉、按、摩、搓、揉、点、捏耳,实际上就是对双耳进行各种形式的物理刺激和针灸治疗。长期不间断锻炼,有疏通12经脉,加快血液循环,调理五脏六腑,健脾胃补肾元,平衡阴阳,扶正祛邪,清肝明日,消疲安神,增强新陈代谢等功能,还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利于胆道的通畅,对防治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调节肝脏抗病抗毒能力,促进肝炎的康复有一定的帮助。
(八)消疲健美伸懒腰,血运畅通最为高
所谓“伸懒腰”,就是指伸直颈部、举抬双臂、呼吸扩胸、伸展腰部、活动关节、松散脊柱的自我锻炼。有医家云:“血不运则百病生”意思是说,如果人体的血液循环状态不好,就会出现“精衰、气竭、神乱”的病象。人体血液循环是依靠心脏和依托肌肉的收缩、舒展来完成的;尤其是“离心脏较远的静脉血管,就更要依靠肌肉的收缩、舒展来完成并加速血液流回心脏”。由于伸懒腰时,人体会自然形成态势,以此牵动全身,并引发大部分肌肉收缩,从而达到加速血液循环的目的;能使大脑得到充足的营养,疲劳消除,从而精神振奋;能使全身神经肌肉得以舒展,促进肌体平衡;能增加吸氧量,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促进肌体新陈代谢;能消除腰肌过度紧张,并防止腰肌劳损,而且能及时纠正脊柱过度向前弯曲,保持健美体型。
(九)安心养神与三调静坐
医学研究表明,情绪与健康二者紧密相连。凡情绪乐观开朗之人,可使其内脏功能健康运转,增强对外来病邪的抵抗,同时在平静的情绪状态下,方可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因此,古人的摄生之道之一,便是安心养神。儒、释、道三教皆有养生之法,并皆主张静坐。教人息心摒念,从“恬淡虚无”四字入手,少一点妄念,便多添一点正气。久而久之,则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从何来?
静坐又称“打坐”,事先要做好“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调身:打坐的姿势要端正,不俯不仰,腰背耸直,将两腿盘叠,全身放松,衣带放宽。调息:打坐时,要闭口藏舌,舌尖抵于上腭。呼吸为息,息粗鼻有声,则不能入静。由粗调细,呼吸似有似无为上。调心:要把涌现出来的千丝万缕的思想安静下来,因为打坐你才发现思想是很杂乱的。把像一团烈火的心冷下来,给心松绑,不被物欲所扰,则神清气爽,而真气从之。
(十)生命在于脑运动
在人类跨入新世纪之后,也就进入了科学家预言的“脑的世纪”,人们虽然知道了脑的解剖构造,但对脑的功能,脑的疾病,脑的神经网络等却知之甚少。人类数千年进化的结果是脑的高度发达,而21世纪,人类在加大力度研究脑的同时,更需要善待我们的脑。
“生命在于运动”,是至理名言。然而,现代医学对此有了更新的认识,认为“生命在于脑运动”。因为人衰老,首先是从大脑开始的。有关研究表明,如果能坚持脑部运动,即多用脑,可以延缓大脑的衰老,延长大脑细胞的寿命。科学研究表明,经常用脑的人到了六七十岁,思维能力仍像中年那样灵敏;反之,那些中年就不愿意动脑子的人,大脑会加速老化。科学家还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将75位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分为3组:天生勤于思考组,思维迟钝组和受人监督组。实验结果是,天生勤于思考组的血压、记忆力和寿命都达到最佳指标,3年后,勤于思考组的老人都健在,思维迟钝组死亡12.5%,而受人监督组则有37.5%的人走了黄泉路。由此可见,有所追求,是人们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老年人,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除应经常锻炼身体外,老人还要多动脑,学会科学用脑与健脑。健脑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增强脑力运动。古人主张“博学强记”。博学可以增强记忆,强记又可以促进博学,二者相辅相成。实践证明,脑力运动可以防病延年,预防老年性痴呆症,尤其是年轻时的脑力活动对人体寿命的影响更大。
2.调节大脑状态。清晨到户外散步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都可以充分唤醒尚处于抑制状态的神经与肌肉。在大脑疲劳时,听一下音乐,或观赏一下绿草红花、蓝天白云,也有利于松弛紧张的大脑,做到劳逸结合。
3.节欲健脑。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大脑的活动有赖于肾精充养。节欲可以养精,养精才能健脑养神,推迟大脑的衰老。性生活过度会伤精耗神,未老先衰,百病丛生。历代皇帝贵族鲜有长寿者,就是这个原因。
4.食补健脑。医学研究表明,脑的重量占人体重量的2%,但它消耗的营养占20%。由此可知,大脑需要的营养是大量的。专家指出,各种脂质、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都是大脑日常必需的食粮。目前比较好的补脑食品有核桃、黑芝麻、花生、豆制品、玉米、小米、大枣、南瓜子、蜂蜜、海藻类、鱼类、母乳等。
5.多动手指。俗话说,心灵手巧,是有一定道理的。医学研究证明,手指功能的技巧锻炼可促进思维,健脑益智。玩健身球、织衣物等是健脑益智的好方法。
6.按摩头顶。多做头部按摩,可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延缓大脑衰老。十指从发际到发根,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做直线按摩;最后,两拇指在太阳穴,用较强的力量做旋转按摩,先顺时针后逆时针。上述按摩,各进行15~30次,早晚各一次。长年坚持,可收到提高智力、养神健脑的效果,对于神经衰弱的患者,更有益处。本章思考重点:
1.为什么说“运动是健康之本”?
2.健康运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传统养生有哪些基本要求?有哪几方面的保健术?
4.为什么说“生命在于脑运动”,怎样健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