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造成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
(一)医生因素
医生是病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主要责任者,掌握着是否用药和如何用药的决定权。临床用药合理不合理,医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有如下情况:
1.畅没有对症用药。因误诊或漏诊而用错药、因诊断不明而盲目用药、凭经验用药等,造成不合理用药。
2.畅忽视了药物的禁忌症。很多药物在临床应用中都有用药禁忌,但临床上用得较少的一些药物的禁忌症,医生往往不太注意,一旦稍有疏忽就会酿成危害。如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病人,因排尿困难就诊,给予肌注新斯的明,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3.畅缺乏新药知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药物种类繁多,医生若不能较全面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及药物的用法、用量、药物的相互作用等知识,用药时心中无数,很容易造成不合理用药。
4.畅按病人的要求开药。有的医生为了迎合病人的心理,满足其要求而开一些“好药”,“补药”,往往会造成不合理用药。
5.畅缺乏职业道德。导致不合理用药因素之一,与医生的职业道德有关。有的医生受个人经济利益的驱动,利用处方权做交易,不管病人的病情需要与否,毫无顾忌地向病人推销昂贵的药品,既加大病人和家庭的经济负担,也损害了病人的利益。
(二)病人因素
病人积极配合,遵医嘱服药是保证合理用药的关键之一。病人的不依从性和自我用药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障碍。
1.畅病人的不依从性。病人的不依从性是如何产生的呢?这里既有病人的用药心理及对药物的认识问题,也有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及毒性等原因。医生的处方药物,如果一开始就让病人在心理上接受,那么,病人就会把自己所服用的药品视为良药,主动配合医生接受药物治疗,这时药物的作用就是药物的生物效应和心理效应的总和;反之,如果病人对自己所用的药品表示怀疑或反感,不情愿或被动接受治疗,那就会出现心理上的失衡。一般来说,病人对药品的心理需求,基本上都认为药品价格越高,其质量、疗效就越好。这种认为是有缺陷的。其实临床只要诊断明确,处方中选择的药物具有针对性、疗效确切、安全,即使价格低廉的药物也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2.畅自我用药。病人凭着一知半解的医药卫生知识,自己给自己当大夫,多数情况下,可能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掩盖疾病,延误治疗时机。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急诊病人中有4%的人是因用药不当造成的,如服用速效感冒胶囊而引发的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以致严重的造血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的病例已不少见。
3.畅药物因素。随着新药品种不断增加,多药并用的数量越来越大,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有资料指出:在美国,每10张处方中平均只有3种药品;也就是说,10个病人来看病,至少有7名医生认为不需药品治疗,其他3人可能各有1种,或1人最多用3种药品。而在中国,每10张处方中平均有30种药品,多药并用的机率远远大于美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