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肥胖症的病机
肥胖病多属本虚标实之候,本虚多为脾肾气虚,或兼心肺气虚;标实主要为痰湿膏脂内停,或兼水湿、血瘀、气滞等,临床上常有偏于本虚或标实的不同。其病机可归为阳气虚衰、痰湿偏胜。脾气虚弱则运化无力,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体内而致肥胖;肾阳虚衰,则血液鼓动无力,水液失于蒸腾气化,致血行迟缓,水湿内停,而成肥胖。可见肥胖症的病位主要在脾与肌肉,与肾虚关系密切,亦与心肺的功能失调及肝失疏泄有关。
(一)肥胖症与脾胃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弱,则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化为膏脂。肥胖症主要是由于营养过剩所致,是一种代谢失调性疾病。《内经》曾将其概括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骨,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注,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诸病源候论》也说:“脾者藏也,胃者府也,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说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运化输布,分解排泄都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能运化输布水谷精微,胃能受纳腐熟水谷,脾升胃降,燥湿相济,才能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若长期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使其升降失常,水谷运化失司,蓄积体内化为膏脂而为肥胖。
(二)肥胖症与气虚
肥胖的病位主要在脾与肌肉,而“脾主身之肌肉。”全身的肌肉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及津液的营养滋润,才能壮实丰满,并发挥其收缩运动的功能。而长期饮食不节或思虑劳倦,致使脾胃气虚,升降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内灌五脏六腑,外注四肢百骸,聚于体内化为脂浊痰湿,溢于肌肤则形成肥胖。《脾胃论》云“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所以肥人多表现为少食而肥,四肢倦怠无力。故古人多有“肥人多气虚”之说。
(三)肥胖症与痰湿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痰湿的形成多与脾、肺关系密切。如长期恣食生冷酒醴肥甘,或饥饱失常,则易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失职,肺气虚弱,通调受阻,致使津液不得运化转输,水湿内停,聚而为痰湿,既为病理产物又为致病因素。故有“肥人多痰湿”,“肥白人多湿”,“肥人多湿多滞”之说。王燕昌在论述肥人多痰中也指出“概不病则津液为膏脂,病则作湿酿痰也。”
(四)肥胖症与内热
张介宾注:“高粱,膏粱也。肥贵之人,每多厚味,夫肥者令人热中,甘者令人中满,热蓄于内,多伤其阳,故为此诸病。”指出长期喜食肥甘厚味,壅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大量的肥甘之品不能充分输布化生,郁积日久化为内热。“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热盛灼津,阴津耗伤,必欲食饮而自救,故饮食俱旺。而进食过多,则食积郁阻更甚,加重内热,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正如喻嘉言所云:“肥而且贵,醇酒厚味,孰为限量哉!久之食饮酿为内热,津液干涸,求济于水……愈消愈渴,其高粮愈无已。”因此肥者常呈现形体肥胖,食欲旺盛,消谷善饥,口渴多饮,怕热汗出,面色红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内热症状。
(五)肥胖症与血瘀
《灵枢·逆顺肥瘦》云:“肥人,广肩腋项,肉薄皮厚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认为肥胖可因血瘀不畅所致。“津液稠粘,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瘀)。”张景岳亦云:“津液者血之余,行乎脉外,流通全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涩,则凝聚不行。”血瘀不畅致使痰湿阻于体内,痰湿停聚亦可致血瘀。故肥人多有痰瘀相挟的症候。所以历代医家对肥胖者用药注重于化痰利湿与活血化瘀药相结合,如万全治“肥人经水来少者”用“二陈加芍归汤”。
(六)肥胖症与气滞
气能载津,气行则津行,气滞则津停。肝主疏泄,能调畅气机,“肝和则气生,发膏万物,为诸腑生化。”情志所伤,首先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致使气机升降失调,气血功能紊乱。若肝疏泄太过或不及,可伤及脾胃,使脾胃运化失司,膏脂沉积,水湿内停,溢于外而发为肥胖。张景岳有云:“肥人多湿多滞,故气道多有不利。”刘河间亦云:“(肥人)腠理多郁滞,气血难以通利。”正所谓“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七)肥胖症与阳虚
《仁斋直指方》曰:“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痰……故肥人多寒湿”。《医门棒喝》亦指出:“如体丰色白,皮嫩肌松,脉大而散,食啖虽多,每门痰涎,此阴盛阳虚之质。”此因肥人阳气不足,不能化气,阴寒内生,气不化水,水湿内停,而致津液停留积聚,逐渐蕴结成痰湿。脾虚不运,久则伤肾,导致脾肾两虚,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水湿着而成痰;又脾虚则可致营卫之气不足,痰浊易与风邪相挟,结聚于皮肉腠理之间,渐成肥胖。
(八)肥胖症病机转化
肥胖病在病变过程中,常发生病机的转化,亦可引起其他疾病。一是虚实之间的转化,如食欲亢进,过食肥甘,则痰浊积聚于体内,化为膏脂,湿浊化热,胃热滞脾,形成肥胖,但长期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使脾虚不运,甚至脾病及肾,导致脾肾两虚,从而由实证转虚证。而脾虚日久,痰浊内生,或土壅木郁,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或脾病及肾,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至水湿内停,泛溢于肌肤,阻滞经络,使肥胖加重,从而由虚转实或虚实夹杂。二是各病理产物相互转化,主要表现为痰湿内停日久,阻滞气血运行,而致气滞或血瘀。而气滞、痰湿、血瘀日久,常可化热,而成郁热、痰热、湿热、瘀热。三是肥胖病变日久,常可变生它病,如《内经》曾记载肥胖与消瘅等病证有关。中重度肥胖症患者常易合并消渴、头痛、眩晕、痹症、中风等。《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医经溯洄集》说:“中风者……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是形胜气衰而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