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推拿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早在100多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在攀树、爬山与猛兽虫蛇搏斗及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时,用手抚摩、按压疼痛、肿胀处,可减轻症状。这种无意识的、简单的按摩便是推拿疗法的起源。于是人们又经过反复实践,至先秦两汉时期,形成了按摩治疗体系。《黄帝内经》与《黄帝岐伯按摩十卷》的问世,第一次完整地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并确立了按摩这一门医疗学科在中医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曾运用按摩配合针灸治疗等方法,成功地抢救了虢太子的“尸厥”症,收到了起死回生的奇效。到秦汉时期,人们对医疗实践进行了不断地整理、充实、提高和总结,例如按摩工具的产生,随着它的运用,扩大了治疗范围,提高了临床疗效。学术上,《黄帝内经》提到推拿治疗手法有按、摩、推、揉、弹、抓(捏)、切、跷法等10余种,治疗的病症有痹症、痿症、口眼歪斜、胃痛、麻木不仁、腹痛、厥症等急慢性病症,在机理、补泻、诊病等方面均有精辟论述,仍指导临床实践。《金匮要略》首次提出用膏摩法治疗,即将药物与手法结合治疗,有效提高了临床疗效,也扩大了推拿的治疗范围。
隋唐时期,推拿进入了鼎盛时期,在官方的医疗机构已设立按摩科,已有按摩专科医生。同时还开展了按摩教学工作。并且按摩著作也显著增多,如《诸病源候论》每卷之末都附有导引按摩之法;《唐六典》说:按摩可除八疾“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外台秘要》云:“如初得伤寒一日,若头痛背强,宜摩之佳”。《肘后备急方·救卒中恶方》说:“救卒中死……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膏摩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有莽草膏、丹参膏、乌头膏等,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应用。而且膏摩还可以防治小儿疾病,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指出:“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风寒”等。这一时期,推拿在治疗方面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仅手法就有按、摩、擦、捻、抱、推、搌、打、捺等九种多,治疗除了治八疾、痹、痿、不仁等外,还治疗夜啼、卒腹痛、腹胀痛、不能乳食、鼻塞不通等十几种小儿病症。
宋金元时期,推拿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当时十分重视推拿手法的分析。如《圣济总录》说:“可按可摩,时兼而有,通谓之按摩。安之弗摸,摩之弗按,按止以手,摩或兼以药,曰按曰摩,适所用也。……世之论按摩,不知析而治之,乃合导引而解之。夫不知析而治之,固已疏矣,又合以导引,益见其不思也。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开达则雍蔽者以之发散,抑遏则剽悍者有所归宿。”这种对每个具体手法的分析,使人们对推拿治疗作用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金代的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还提到导引按摩具有解表发汗的作用。并且按摩还被用于催产,如宋代名医庞安时有“为人治病十愈八九……有民家妇孕将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效……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按摩,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子”的记载。
明清时期的初期,官方将按摩进行了更合理的设置,提高了按摩在当时的地位,尤其在按摩治疗小儿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治病经验和理论知识,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并产生了现存最早的小儿按摩专著,如四明陈氏的《小儿按摩经》,此书又名《保婴神术按摩经》,于1601年成书。龚云林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又称《小儿推拿秘旨》)于1604年成书,按摩也更名为推拿,标志着推拿治疗发展史的一个飞跃。另外,推拿在民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使很多推拿专著问世,如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骆如龙的《幼科推拿秘书》、张振鋆的《厘正按摩要术》等。推拿手法在治疗伤科疾病也作了较系统的总结,如《医宗金鉴》把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伤科八法。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导下,推拿疗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治病种类广泛,内、外、妇、儿、伤、五官等各科疾病,都可以用推拿手法给以防治,本章所述的推拿疗法就是运用祖国医学的辨证理论,来治疗单纯性肥胖症,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疗了大量的患者,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