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药物的作用与用药途径

药物的作用与用药途径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药物是用于治疗、预防、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所以药物使用合理得当,有利于人类的健康,使用不合理、不得当,不仅达不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反而对患者有害,轻者贻误病情,重者危及生命。但超过一定范围,则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药物的用药时间是根据药物的种类和患者病情来选择给药。某些病人使用麻醉药成瘾,或一些健康人吸毒成瘾的现象,并不少见,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药物与健康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健康。

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

百病百药医,逆症无药医。

药不执方,合宜而用。(《景岳全书》)

药对方,一口汤;不对方,一水缸。

药灵不在多少。

药无分贵贱,野草是灵丹。

热药冷吃,凉药热吃;泻药轻熬,补药浓熬。

既然有药可救,为何还要担忧。

不治之症,药石无效。

三分药,七分养。

吃药不忌嘴,不如喝凉水。

常见的疾病,未必都是简单的疾病。为了您的健康,请按照医生的处方服药,不要“自己给自己当医生”。

念经驱邪不治病,求医吃药病才好。

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疾之道,惟在于药。(《千金要方》)

良药苦口利病,忠言逆耳利行。(《汉书·刘安传》)

是药三分毒,无虚不可补。

用药如用兵。

药方无贵贱,效者是灵丹。

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一味药,一个性;乱服药,会丧命。

好药治病,坏药治命。

两脚不会移,要吃五加皮。

吃药忌嘴,不喝凉水。

药虽好,不如不害病。

人是靠食物、靠营养活着,不是靠药物活着。

药物是用于治疗、预防、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其来源可分为天然药物和人工合成药物。天然药物来自植物、矿物、动物或生物技术制品。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以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而著称,古代劳动人民和一些医家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逐渐发现一些物质可以治疗疾病,并加以整理,已有多种医药书籍问世。进入19世纪,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从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人工合成新药。特别是建国后我国的医药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药物学的发展对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有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对人造成损伤甚至造成死亡的事并不少见。所以药物使用合理得当,有利于人类的健康,使用不合理、不得当,不仅达不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反而对患者有害,轻者贻误病情,重者危及生命。

1.如何合理使用药物 药物的使用是否合理与药物的剂量、剂型、用药途径、服药时间、年龄、发病时个人的精神状态,以及药物的合用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1)药物的剂量:指用药分量,分为无效量、最小治疗量、最大治疗量、最小中毒量。药物剂量的大小决定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因而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血药浓度越高,其作用越强。但超过一定范围,则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我们在急诊科常常见到一些过量服药来院就诊的人,如过量服用安定(地西泮)会长睡不醒,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所以我们在临床用药时采用的常用量是指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的量,这样用药较为安全,既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又不会出现对人体的损害。

(2)药物的剂型与用药途径:药物有注射剂、片剂、胶囊、气雾剂等等,中药又分膏、丹、丸、散等。由于剂型有异,作用效果和部位亦不同。一般来讲,静脉、肌肉和皮下给药比口服、外用给药起作用的时间要快。由于药物的化学成分不同,人体吸收亦有差异,所以有些药物有特定的剂型。一些片剂、胶囊、栓剂等一般在消化道吸收,常为舌下含化、口服、直肠给药,而针剂则为静脉、肌肉、皮下给药。例如,休克时周围循环衰竭,只有静脉给药才能达到急救的目的;膏剂、气雾剂只有通过皮肤、黏膜来吸收,例如对重症哮喘的病人,给予气雾剂使其直接被肺泡吸收而起作用,能快速缓解症状;而一些皮肤疾病,则通过外用药来治疗。一个好的医生就是通过合理的用药来达到治病的目的。

(3)用药时间:药物的作用与药物的半衰期有关。一般来讲,用药时间以24小时计算,而不是以白天或8小时为1次计算,但为了照顾病人的作息时间,一些口服药的用药时间,白天可适当缩短,晚上可适当延长;对胃肠道有刺激的口服药,应在饭后服用;用于助消化的药可在进餐时服用,如多酶片等;有些药为了充分发挥作用,可空腹或饭后2小时服用,如泻下药、驱虫药可于第一天晚上或第二天早晨服用,这样才能达到泻下与驱虫的目的。药物的用药时间是根据药物的种类和患者病情来选择给药。

(4)药物的批号、有效、失效期:批号是代表药的生产日期,药的有效期是指药物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选择有效期内的药,这样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如果超过了有效期,药物失效或变质,则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对人体产生损害。

(5)成瘾:有些药物如麻醉药和精神药,连续使用后可产生依赖性,一旦停药就会在精神或躯体上,产生痛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成瘾或叫药物依赖。用药时对于易成瘾的药物,病人不能随意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允许使用。某些病人使用麻醉药成瘾,或一些健康人吸毒成瘾的现象,并不少见,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6)毒性作用:药物作用具有两重性,它既具有治疗效果,也有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特别是长期大量使用时,药物在人体内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可因药物本身的性质、患者身体条件以及用药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就抗生素而言,对人类的贡献确实很大,也正因为如此,它的不良反应就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如氯霉素有骨髓抑制作用,可使白细胞降低;四环素的大量应用,会造成四环素牙;链霉素的大量使用可致耳聋;庆大霉素过量使用会使小孩发生先天性耳聋;还有些药物会发生过敏反应,如临床上常见的皮疹、哮喘,严重时会发生过敏性休克;有些药物则会出现后遗症反应。

2.药品滥用现象严重(特别是抗生素) 药物滥用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国外,有相当一部分人,主动向医生要求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感冒,国外有学者访问数百个经常看病的成年人,超过50%的受访者说索取抗生素是为了医治感冒,这也是造成一些耐药病菌出现的原因。在我国,此种现象更为严重。其滥用药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滥用现象严重:不少家庭都有家庭药箱,药箱中存有多种药物,抗生素更是必不可少的。在使用药物方面,许多人都会认为药品的价格越贵其疗效越好,其实“便宜没有好货”的规律不适用于药品,因为药品不是普通商品,只要是使用得当,几分钱一片的药物也一样能达到疗效。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小病不经医生诊疗,而自作主张滥用药品。一些健康的人滥用补药出现不良反应的例子并不少见。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卫生部及各医疗机构推荐的一些预防非典的药方,要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不经医生指导,随意服用,出现腹泻、不欲饮食者大有人在。

(2)不负责任的医疗行为:有些医生由于业务素质低,一些病能单用药,却使用多种药物治疗;而需要联合用药治疗的疾病,却使用单一药物治疗或配伍不合理,因而起不到预期的效果。部分医生出于对治疗效果的担忧,还倾向于用一些高档药物。还有个别医生为获取药品“回扣”,给患者多开药、开贵药的现象亦不鲜见。

3.药店随意销售处方药 目前,许多药店及个体诊所为了经济利益,不主动向购买药品的消费者提出出示处方的要求,另外一些药房实行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开销售方式,仅流于形式,而对消费者购药均来者不拒。

4.职能部门管理不严 尽管有药品管理条例,但一些药店滥售药、以假充真、以劣充优的现象仍时有出现。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则通知,从2004年7月1日起,未列入非处方药品目录的各种抗菌药,在全国范围内所有零售药店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购买。但是,又有多少药店能够按照要求执行呢?

总之,广大的人民群众应多了解一些医药方面的知识,了解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医务工作者更应以高尚的情操,精湛的技术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医药知识,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使药物更好地发挥其治疗效果,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