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
【概述】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见有感知、思维、情感和意识行为等多方面的异常及精神活动不协调,一般无意识和智能障碍,病程迁延。本病主要与遗传、躯体变化及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强烈的精神刺激,如失恋、婚姻破裂、亲人亡故,或长期精神压力为本病诱发因素。
中医学认为“七情内伤”与本病密切相关,思虑不遂、悲喜交加、恼怒惊恐,皆能损伤心、脾、肝、胆,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气滞、痰结、火郁、血瘀等,蒙蔽心窍而引起神志失常。
【临床表现】
1.单纯型 较少见。发病于青少年期,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早期常以神经衰弱的症状为主,如失眠、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或明显个性改变,如懒散、孤僻、不与人交往、不修边幅,主要精神症状为情志淡滞、思维贫乏以及意志和欲望缺乏,幻觉和妄想不明显。
2.青春型 较常见。多发病于青春期,起病较急,以思维障碍和思维散漫(思考言谈随想,语法正确,但前后缺乏有机联系)、思维破裂(语言前后完全无联系)和逻辑倒错型思维(逻辑倒错、概念混乱和一些奇怪的逻辑推理方式)为主要症状。
3.偏执型 即妄想型。临床最常见,多在青壮年发病,以妄想为主要表现。
4.紧张型 较少见。青壮年发病,起病急,多为紧张性木僵,木僵状态一般持续几小时至数年,可自然消失或转为紧张性兴奋,兴奋状态一般维持几小时至数日,可自然消失或转为木僵状态。此型的疗效较好。
5.其他型 精神症状较多,不固定,不能归入上述4型,称为未定型。凡是出现2型以上的症状,称为混合型;主要症状消失,残留个别阳性症状,称为残留型;急性症状消失后,行为退缩,生活需要照顾的,称为衰退型。
【诊断要点】
1.症状学标准 以下症状至少具备两种方可诊断:①联想障碍;②特征性妄想;③情感淡漠或倒错;④幻听;⑤行为障碍;⑥被控制体验;⑦内心被揭露感;⑧思维插入、被夺或中断。
2.严重度标准 与社会接触能力,工作、生活能力和自知力均有减退。
3.病程 至少为3个月。
4.其他 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障碍。
【治疗】
1.心理治疗 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识,加强对急性期患者生活和社交能力的培训,对患者不可过多关心和指责,如患者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无故心神不定、睡眠不好等),应及时请医生帮助。
2.西药治疗 是最关键和最常用的方法,首选氯丙嗪,次选氟哌啶醇或氯氮平,有些地区氯氮平已成为首选药。近年来,利培酮、奥氮平、舍亭多尔、奎硫平、齐哌西酮等被称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治疗者,可选用长效癸氟奋乃静或癸氟哌啶醇肌内注射,也可口服五氟利多长效片剂。
3.辨证论治
(1)痰气郁结: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寡言呆滞,或多疑虑,语无伦次,或喃喃自语,喜怒无常,甚则不欲生,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弦滑。治法:疏肝解郁,化痰开窍。方药:逍遥散合涤痰汤加减。
(2)身虚痰结:情感淡漠,目瞪如愚,傻笑自语,生活被动,目妄见,耳妄闻,面色灰滞,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滑或弱。治法:益气健脾,除痰开窍。方药:四君子汤合涤痰汤加减。
(3)气血两虚:病久势缓,疲惫不堪,神思恍惚,善悲欲苦,思维混乱,意志减退,言语无序,舌淡,脉细无力。治法:益气健脾,养血安神。方药:养心汤加减。
(4)痰火扰心:起病急,常感狂暴无知,打人毁物,力逾常人,不食不眠,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泻火逐痰,镇心安神。方药:泻心汤加味,送服礞石滚痰丸。
(5)阴虚火旺:犯病日久,病势较缓,时而躁狂,情绪不稳,形疲面红,恶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安神定志。方药:二阴煎加减。
(6)气血凝滞:情绪不安,多言多动,或呆滞少语,妄思离奇,面色暗滞,经期腹痛,经血色暗有块,舌紫暗有瘀斑,脉弦。治法:活血化瘀,理气解郁。方药:以癫狂梦醒汤加减。
4.其他疗法
(1)电休克治疗:主要控制急性兴奋骚动和木僵。
(2)单方验方:①黄芫花。取花蕾及叶,晒干研粉,成人每日服1.5~6.0g,饭前服用,每日1次。10~20天为1个疗程。治痰火扰心型。②巴豆霜1~3g,分2次间隔半小时服完,10次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2个疗程。第一疗程隔日1次,第二疗程隔2日1次。治痰火扰心型。
(3)针灸疗法:取任督二脉,心及心包经为主。
【护理措施】
注意精神调节,不能讥笑、讽刺患者,对打人毁物者应防止意外,对拒食者要劝导、督促,对有自杀或杀人企图者要严密观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