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什么是排卵期出血
有些少女一向月经周期很正常,可近几个月来却半个月左右就来潮一次,月经量有时和过去差不多,5天左右结束;有时却很少,1天左右就可干净,这两种情况似乎是交替出现的。这些少女可能是出现排卵期出血。
正常情况下,少女的月经周期为28~30天,两次月经中间,大约第14天为排卵期。若在此期间有少量阴道出血,即为排卵期出血。排卵期出血的出血量一般很少,持续几小时或几天就自动停止。
目前对排卵期出血的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由于育龄期女性在每一个月经周期中即有一个卵泡逐渐发育至成熟,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也随之逐渐升高;当成熟卵泡破裂排卵后,体内雌激素水平就会急剧下降,以致不能维持子宫内膜的生长,造成子宫内膜局部坏死、剥脱,表现为少量阴道出血;排卵后,卵泡迅速形成黄体,黄体能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使破溃的子宫内膜很快得到修复,因而出血就会自动停止。
要判断是不是排卵期出血,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测量基础体温。具体方法是;每天清晨醒来后,在没有进行任何活动之前,立即测量口腔体温5分钟,将测得的结果逐日记在基础体温单上。排卵后,由于受孕激素的影响,体温可上升0.3~0.5℃,持续12~14天,至下次月经来潮前1~2天下降到原来水平。如果发现月经周期间的少量出血都发生在体温上升前后,这就表明是排卵期出血。
由于大多数少女的排卵期出血量较少,出血时间短,而且也不是每个月经周期都有出血,故对身体没有多大影响,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排卵期出血量较多,发生较频繁,就要到医院找妇科大夫看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