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防治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防治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组疾病的统称。1996年全球死于慢性肺部疾病者高达300多万例,约占总死亡数的10%。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是肺心病的主要原发疾病,肺心病引起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死因,因此积极预防控制COPD是减少我国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主要措施。

第七节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防治

一、概述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组疾病的统称。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统疾病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疗规范(草案)》把COPD定义为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即把存在气道慢性不可逆性阻塞和/或合并阻塞性肺气肿统称为COPD。该定义认为COPD应该只包括那些有慢性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肺病者,如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及部分气道阻塞不能完全缓解的哮喘,而其他包括有气道阻塞但可完全恢复正常的哮喘、无气道阻塞的某些类型的慢支和肺气肿等都不属于COPD。

二、流行特点和危险因素

COPD在世界范围常见多发。近年来该病因患病人数增多,病死率较高而日益受到重视。1996年全球死于慢性肺部疾病者高达300多万例,约占总死亡数的10%。据估计我国目前有COPD患者3000万以上,患病率3%~5%。我国COPD的流行特点是农村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列农村死因第1位,城市死因第4位,存在明显城乡差别;地区分布上,地处寒冷的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及中南地区、河南等地区的COPD及肺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华东、华南等地;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区因寒冷、日气温变化大,其COPD与肺心病患病率亦较高。此外,COPD的患病率及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除少数死于儿童期,95%以上的COPD死亡发生在55岁以后。调查资料显示,近20年来我国的COPD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COPD主要继发于支气管炎,病程长,患者肺通气功能下降,肺呼出量减少,影响健康和劳动。迄今,CO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协同作用有关,目前已确定或有证据支持的危险因素有吸烟与被动吸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大气环境污染;吸烟、被动吸烟及家用炉灶造成的居室空气污染;煤矿工及其他矿工、金属制造工、生产石器、玻璃和粘土制品的工人等,经常接触工业刺激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职业性污染;烟雾和有害气体接触;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肺功能降低等。其他因素如寒冷多变气候、营养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等在COPD发生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三、防治策略和措施

(一)防治策略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是肺心病的主要原发疾病,肺心病引起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死因,因此积极预防控制COPD是减少我国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主要措施。COPD的预防应坚持三级预防策略。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如针对吸烟是COPD的重要危险因素,开展禁烟和戒烟活动;针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等。二级预防是“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的在于防止和延缓COPD的进展,如COPD患者在出现症状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无症状期,病人如能在此期间早期检出和处理,则有可能使其病情逆转。三级预防为临床预防,主要任务是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与伤残,开展康复工作等,即对确诊为有症状的COPD患者,及早采取有效治疗及护理措施,以延缓患者病情进展及并发症发生,减轻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防治措施

1.一级预防:包括:①健康宣教:对全人群与高危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群众认识到预防COPD的重要性以及掌握防治COPD的基本技能,这是做好COPD三级预防的基础和前提。②控烟:吸烟是COPD发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开展全人群及高危人群的控烟运动能有效降低COPD发病率。提倡不吸烟,鼓励戒烟是COPD防治工作,尤其是早期阶段防治的主要干预措施。③环境综合治理:已有有力证据表明空气污染是引起COPD的重要环境因素。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城市中存在的污染问题,主要是空气污染,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如进行城乡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工业区和生活区;改良炉灶、加强通风、实行集中供热、推行煤气化;重点整治严重污染工厂等。④控制、减少职业性危害:多种职业性的接触也是COPD的危险因素,如煤矿工及其他矿工、金属制造工、生产石器、玻璃和粘土制品的工人、经常接触工业刺激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人、谷物运输工、棉纺工人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且肺功能较低。针对这些易感人群应该采取相应的劳动卫生措施,并每年开展预防性健康体检,有呼吸功能损害者调离原岗位,力求控制、减少职业性危害。

2.二级预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危人群中定期进行普查、筛检,以尽早检出有早期病变者并给予早期治疗,是改善病况,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COPD的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吸烟者,职业性暴露人群,有家族史的人群,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者,出生时低体重、早产儿、营养不良儿、或儿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者等。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定期监测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步骤。对筛检出的高危人群应开展健康宣教,并针对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如鼓励戒烟等。COPD的典型症状是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长期咳嗽和咳痰经常使气道受阻,多年后病人很容易发展为COPD。有下列情况应怀疑为慢性阻塞性肺病:50岁以上、多年吸烟史、渐进性缺氧和呼吸困难和/或长期咳痰。COPD的筛检方法为呼吸量测定法。它可确定肺阻塞的程度。通过呼吸量的测定,可以把病人通气功能障碍分为自限型、阻塞型和混合型,进行确诊。

3.三级预防:包括:①继续做好健康宣教工作:针对COPD患者及其家庭进行系统健康宣教,使其了解COPD病程的长期性、危害性以及进行长期防治的必要性、可行性,争取患者及其家庭对防治工作的理解、配合和支持。进行健康教育还可以有效解除病人常伴有的精神焦虑抑郁。②规范化管理与治疗:对确诊的COPD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治疗,制定详细的管理及诊疗方案。对COPD患者要进行长期系统管理,包括登记确诊的病人、为病人建立完整的病历及随访记录本,长期监测病人肺功能进展情况等。③戒烟:戒烟减少吸烟者气道痰液分泌量,有利于改善病人症状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④康复锻炼:制定康复锻炼计划。

(杨波 徐亚宁 雷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