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项目二十三 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和等电点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正确陈述本实验的原理。
(2)能够迅速而准确地陈述等电点的概念。
【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完成本项目的各项操作内容,做到步骤正确、动作连贯协调、内容全面无遗漏。
(2)通过现象观察能分析蛋白质两性电离的性质,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3)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
案例引导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会沉淀析出。请分析是何种原因?
(提示:盐析)
【实验原理】
蛋白质分子是两性电解质。蛋白质在溶液的pH值为等电点时游离为两性离子,溶解度最低,容易沉淀析出。若在大于或小于等电点的溶液中,因蛋白质分子带有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不易产生沉淀。
【实验器材】
10×100mm试管,试管架,蜡笔,刻度吸量管(1mL 2支、5mL 4支),洗耳球。
【药品及试剂】
(1)0.5%酪蛋白醋酸钠溶液:称取纯酪蛋白0.5g,加蒸馏水40mL及1.00mol/L氢氧化钠溶液10mL(必须准确)。振荡溶解。然后加入1.00mol/L醋酸10mL(必须准确),混匀后倒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2)0.01%溴甲酚绿指示剂:溴甲酚绿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pH值为3.8~5.4。指示剂的酸色型为黄色,碱色型为蓝色。
(3)0.02mol/L盐酸溶液。
(4)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
(5)1.00mol/L醋酸溶液。
(6)0.10mol/L醋酸溶液。
(7)0.01mol/L醋酸溶液。
操作流程
【操作步骤】
1.蛋白质的两性电离
(1)取1支试管,加入0.5%酪蛋白醋酸钠溶液20滴和0.01%溴甲酚绿指示剂2滴,摇匀。观察溶液颜色,记录,并分析原因。
(2)用细滴管缓慢加入0.02mol/L盐酸溶液,边滴边摇,直至有明显的大量沉淀发生,表明此时溶液的pH值接近酪蛋白的等电点。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记录,并分析原因。
(3)继续滴入0.02mol/L盐酸溶液,观察沉淀和溶液颜色的变化,记录,并分析原因。
(4)再滴入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观察是否出现沉淀,记录,解释原因。当继续滴入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时,观察沉淀和溶液颜色的变化,解释其原因,做好记录。
2.酪蛋白等电点的测定
(1)取5支试管,编号后按表3-31的顺序准确地加入各种试剂,然后混合均匀。
(2)静置20min,观察各管溶液的混浊和沉淀情况,以-、+、++、+++表示每管沉淀的多少,做好记录。
表3-31 酪蛋白等电点的测定
续表
【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记录每管出现沉淀的情况。
【注意事项】
(1)向每管加入酪蛋白醋酸钠溶液后,须立即摇匀该管。
(2)在测定等电点的实验中,要求各种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相当准确。
【实验意义】
等电点是蛋白质的特征性常数。溶液pH值变化会影响其中蛋白质带电情况及其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据此,可指导相关实际工作。
能力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 )
A.溶液pH值大于pI B.在水溶液中
C.溶液pH值等于pI D.溶液pH值等于7.4
E.溶液pH值小于pI
2.若用重金属沉淀pI为8.5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pH值应为( )。
A.8.5 B.>8.5 C.<8.5 D.≤8.5 E.≥8.5
3.下列哪种蛋白质在pH=7.5的溶液中带正电荷?( )
A.pI为4.5的蛋白质 B.pI为5.4的蛋白质
C.pI为8的蛋白质 D.pI为6.5的蛋白质
E.pI为5.5的蛋白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