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对一般人来说,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人在“既过青年,未入老年”这一段相对较长的人生中,身心的发展较长时间处于稳定的高原期,生理功能虽然由极盛渐衰,但是仍然保持相当的活力。心理各方面(比如思维、性格、情感、意志等)的发展日趋成熟、稳定,形成中年人特有的心理特征。
对于中年的界定,目前通常以40~60岁为标准,在我国古代则以30~50岁来划分。古今划分中年期有异,原因在于社会文明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在不断延长,从而延缓了人类衰老的进程。但从古今中年期划分标准来看,它们有着共同之处:古人以“三十壮”、“四十强”为中年人的特征,现代心理学则以生理、心理的成熟和盛衰规律为划分标准,都体现了中年期的发展特点——成熟、稳定。
中年人的身心已全面成熟。在生理上,各方面功能开始由极盛缓慢地衰退,一方面是身体功能的健康与完美,保持机体健康状态,机体与环境适应良好,在集体中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另一方面是身体功能的方方面面开始由极盛而渐衰,好似月圆将缺,花盛将谢。这一渐衰过程缓慢且持续时间较长,保持中年期在人生曲线上呈现出高原极盛的状况。当然这种高原状况持续的时间因个人、因生活的状态而异,有的人注重生活调节,保持身心的愉快,年过花甲仍容光焕发,精神矍铄;而有些中年人,长期为繁重的工作和繁琐的家务所困扰,难以超脱生活的压力和化解身心的紧张,往往加速生理功能的衰退,则未老先衰,疾病缠身。
在心理上,中年人心理发展日趋成熟。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所言“而立”、“不惑”、“知天命”正体现了中年期的心理发展过程。一般说,人到30岁已成家生儿育女,生活方式初步定型,思想也安定下来,不再像青年时期那样充满憧憬,而是满怀信心,脚踏实地创立事业,故称“而立”之年。人到40岁,知识增多,见识日广,认识问题有了相当深度、广度,不再为表面所迷惑,遇事冷静,即使面对复杂事物也不致摇摆不定,故称“不惑之年”。至50岁,经验更丰富,学识愈深广,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处事更加稳重妥善,故又称“知天命”之年。这种心理日趋成熟、知识经验日益丰富的中年时代,正是成就事业的黄金时期。
不仅如此,性格的成熟是中年人心理的一大表现。性格是指个人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反应,具有很大的相对性。由于长期实践的磨练,中年人的性格变得成熟而稳定,具体表现为认知和判断事物目标明确而富有现实性,思维过程独立、严谨而具逻辑性,思想表达深沉而含蓄,情感体验深刻、稳定、持久且富于理智,待人老成而和蔼可亲,对待工作坚韧而有恒心,处理问题冷静而富于创造性等。中年人这样一些性格特征形成了他们特有的行为方式和社会效应,中年人在青年人心中常有的权威感,就体现了中年人独特的成熟的人格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