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的支持,能量来自于人体从外界吸收的各种营养。营养不仅决定人体的能量,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体的健康。而营养的摄取主要就是靠“吃喝”,所以人的吃喝是件重要的事情。有句名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但吃是为了活着”,吃是人的本能。但是,怎样吃才科学,才能满足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呢?有的人认为只要“填饱肚子”就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有的人以为只要天天吃鸡鸭鱼肉、生猛海鲜就能长命百岁;有的人则认为只要经常吃高级补品或保健品就能颐养天年;有的人却认为只要天天吃素就能成为百岁寿星。其实,这些认识都失之偏颇,并非科学。
在大千世界中,“上帝”为我们人类创造的食物可谓是琳琅满目,林林种种。但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鲜果瓜蔬;无论是长年封存的琼浆玉液,还是沁人心脾的茗香佳饮,其营养成分莫过于五大类,即糖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这些营养素对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保证人体从事工作、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世界上没有一种天然食物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面对众多的食物,我们选择吃什么?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人类80%以上的疾病均与食物有关。西方国家统计,50%以上女性的癌症和30%的男性癌症是营养因素造成的。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不仅与某些急性疾患有关,而且更多的是与许多的慢性病的发病与死亡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医学专家把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食物结构称为疾病的危险因素。而健康教育专家则认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我国居民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其中粮薯类占绝对比重,豆及豆制品、蔬菜、水果摄入较少,禽、畜、水产品的消费也较少。从现代营养学的观点看,我国的传统膳食结构存在蛋白质数量不足;微量元素偏低;维生素A和维生素B2供给量不足;动物性食物结构不合理;膳食过精;膳食纤维摄入量较低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绝大部分人口已经脱离了贫困,获得了温饱。由于食物不足、营养不足而造成的一些营养不良问题得到了缓解,但是由于膳食结构的不合理,某些营养素摄入过剩,而另一些必要的营养素又相对不足而造成了新的营养问题,如膳食中热量、脂类、糖量、钠摄入过多,纤维过少等问题。这些营养方面的问题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及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