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某些哲学流派,是否定自我、否定世界的,进而主张通过苦行、摒弃世间欲望,把世俗生活看成一种枷锁,把身体看做是不洁净的,认为人生的真谛就是追求全然的解脱。瑜伽哲学并不建议自我否定和纯粹苦行的人生,而是致力于追求平衡和圆满的生活,既要关注身体,又要追求灵性的解脱。
一、 人生的四个目标
在瑜伽哲学观中,身体是庙宇,是殿堂,是神灵居住的地方。所以,一定要把身体这座庙宇打扫干净。按照吠陀经中的人生观,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在一生中达到以下四个主要目标。
1.美德(Dharma)
Dharma类似于中国道家讲的“道”,以及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是人性的真实召唤。由于人类容易受到无明的影响,产生无尽的欲望和负面情绪,Dharma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准则,以此来维持世俗事务的正常运转和个人的善良品性。Dharma特别强调生命的圣洁,以及尊重他人的财产。
2.财产(Artha)
满足对于基本物质财富的需要。Artha意为“财富”或“价值”。吠陀经典认可物质财富对于世间快乐和个人健康的重要性。一位家长需要财富,因为他必须承担起基本的责任,确保家庭和社会福利的发展。尽管吠陀经典提倡朴素和超然,但不赞扬贫穷。一位瑜伽尊者曾说:“信仰不是只给肚子空空(忍饥挨饿)的人”。
3.愉悦(Kama)
从广义上讲,Kama是“感觉性”;从狭义上讲,Kama是“性欲”。
吠陀经强调,性爱的目的是繁衍子孙以及维护家族和社会的延续,但不可沉湎性欲。
瑜伽行者应探索直觉性和觉知力,对于我们被赋予的形体充满感激,不盲目地顺从欲望的驱动,而是有所节制,不断培养内心世界的愉悦感。
4.解脱(Moksha)
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真实的本性,超越所有的痛苦,追求彻底的解脱。吠陀经典认为,人类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在所有的生命体中,只有人类才具有破除无明、获得解脱的能力。
二、 人生的四个阶段(Ashramas)
吠陀经典认为,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成果”和优先考虑的事情。人生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约20年左右。
1.学习阶段(Brahmacharya)
生命的第一阶段称是学习技能和做人。这个阶段约从出生到25岁左右,是独身时期,是专门留给教育的。一个人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好人,要通过反复的灌输,养成良好的习惯。几千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私塾被学院和大学取代。然而,这种需要并没有改变,教育的目的也没有改变。人在这个阶段需要做好准备,学习知识和技术,去赢得生计,支撑自己的未来和家庭。
2.成家立业阶段(Grihasth)
这个阶段从25岁到50岁。该阶段主要任务是职业、家庭和社会活动。青年男女结婚和抚养家庭,作为家庭主人的生活阶段,也许是最困难和重要的阶段,需要与各种人打交道,处理各种事务。抚养一个良好的幸福家庭,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一方面需要与配偶建立一种终身的关系,而其配偶可能是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背景下长大的。另一方面要面对抚养下一代。同时,事业上的挑战丝毫没有减少。一个人既要应对上级,也要应对下级,还要发展社会关系,服务他人。这些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地位和尊严,以及生活质量。一般的西方社会,这个阶段可以一直维持到退休,甚至死亡,不再有后面的其他阶段。
3.内省阶段(Vanaprashta)
生命的第三阶段从50岁到65岁,也称为森林居住者阶段。在这个阶段,自己的子女已经长大,并在社会上立足,自己也逐渐减少了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有时间准备自己新的生活。他(她)应该从逐渐摆脱家庭和身外之物做起。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需要建一个森林小屋,减少外界的干扰,缓慢丢弃世俗的责任与义务,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4.出离阶段(Sannyasin)
生命的第四阶段被认为是一种新生。这个阶段从65岁直到生命的终结。如果第三阶段是要逐渐脱离世俗生活,那么这个阶段就是要完全抛弃世俗利益,切断世俗关系,全然投入修行。如果一个人在这个阶段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待自己,他就是在重生中为最终找到自由做了最后的努力。
虽然吠陀经典传统上描述出人生的四个阶段,但每个阶段并不是孤立于其他阶段,也不是下一个阶段自动地跟随着上一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人都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实现每个阶段的目标。只有在一个阶段生活得很好,才能在下一个阶段取得同样的成功。由于生活必然是要与许多人和事打交道,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阶段没有得到完全的成功,还可以继续努力改正,并确保不会重犯错误。
瑜伽哲学追求的是平衡的人生,不仅仅是事业和家庭,名誉和财富,更重要的是内心灵性的不断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