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保健也成了一个“重要角色”,说到养生其实在于养心,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物质生活过得很好,但他们仍然不快乐,这就是说明他们的心并没有真正的放开,还有很多东西在牵绊着他,所以养生重在养心就是如此而来。养生,在我国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而“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义。由此可见,“养生”的目的就是尽量延长生命时限,尽力提升生活质量,不断拓展生存空间(我国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也许应是拓展生存空间之一举)。近几年来,中医在国外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日热喷香。究其根源,那是医学事业与时俱进、快速发展、返璞归真的必然选择,这更是中医和中医学内容博大、内涵精深、前景广阔、潜力巨大、魅力无限的具体体现。正如庄子所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
我国中医学传统的观点认为:“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它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活动与人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人的某种功能或组织,引发各种疾病。
我们知道“肝、脾、心、肺、肾”都是人体的主要器官,是物质的东西;而“怒、思、喜、悲、恐”都是人的情绪表现和条件反射,属于精神的范畴。两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人体物质和人格精神的辩证关系,不仅是科学的“养生”之道,更是宽松环境、幸福快乐、益寿延年的关键。
养生重在养心。养心,古人云:“天下根本,人心而已”。儒家文化的精髓是“仁”,而“仁”的核心是“善”。人心善则施善行,能贯天地正气;人心恶则施恶行,必露污浊风尘。从古至今,人们一贯崇尚“惩恶扬善”的道德和法律精神,以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
同时,两者之间的较量和斗争千年不歇、万代难竭,且无休无止地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一生淡泊养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七情”重在把握好分寸和尺度,切不能越头过火,否则将物极必反。“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者之端也,故曰仁者寿”。
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十分重要的内在要素。《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身养心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和品德修养。
孔子说:“德润身,仁出寿”“大德必得其寿”的养生观古今一直令人效法。“养生重养德,德高寿自长”的理论已被医学实践所证实。所谓德高者:一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二是个性善良,人格高尚,为人正直,胸怀坦荡,情绪乐观,意志坚实,感情丰富;三是具有良好的处事能力,能正确客观地分析自己,解剖和认识自我,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古人曾有言:“善医者,必先医其心,然后医其身”。如何养生养心呢?很多医学实践证明,善养生会养心和道德品质修养紧密相关,其内涵十分丰富。如爱情美满、唱歌吟诵、宽宏大度、淡泊名利等等,都能使人健康长寿。
人们关注养生,把养生的理念定位为养生学,养生的首先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最终达到生命的延续、健康的存在、疾病的减少和快乐的永恒,适应生活、适应家庭、适应自己,从而拥有一个健康、快乐、幸福、长寿的美好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