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惊蛰夏至冬至四个节气

惊蛰夏至冬至四个节气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节气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迹上的位置划分的,并描述了地球因太阳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现象。二十四个节气中每个节气的命名,均含有气候变化和物候特点,以及这些节气与农作物生长状态相关的意义。以上依次顺数,逢单的为节气,简称为“节”;逢双的为中气,简称为“气”,合起来就叫“节气”。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

我国先民在长期的农耕作业中,发现农作物的生长与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十分重要,只有顺应这种关系进行各种庄稼的耕作,才能获得收成。最后,总结出并创立了二十四个节气。它们是: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8个: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有5个: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天气现象的节气有7个: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有4个: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从古人对节气最早的命名,如《尚书》记载的“日中”、“宵中”等,可知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节”的意思是段落,“气”是指气象物候。节气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迹上的位置划分的,并描述了地球因太阳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现象。因地球绕日一年转360度,将360度分为24份,每份是15度,15度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即约15天,这就构成了二十四个节气了。

二十四个节气中每个节气的命名,均含有气候变化和物候特点,以及这些节气与农作物生长状态相关的意义。这二十四个节气按时间顺序的排列是: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顺数,逢单的为节气,简称为“节”;逢双的为中气,简称为“气”,合起来就叫“节气”。

人们为了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把二十四节气中顺序每节气各取一个字编成了下列的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成了我国先民,乃至当代人的农业耕作及日常活动的重要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