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人为什么要养生呢?由于人是一种高智慧的生命,其寿命的差异性十分大,环境、体质、行为、思想等方面都对其有直接的影响。正因如此,人们都想通过改变这些方面而获得更长的寿命,这样逐渐地发展下去演变为养生学。《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很多关于养生保健的理论。时至今,养生理论的研究与方法的改进更具体更科学。但要懂得养生,关键就是要懂得养生的真谛,掌握其方法。道教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传统养生之道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顺应自然规律,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三国时嵇康《养生论》记载:“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妖妄者。此皆两失其情。请试粗论之。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而世皆不精,故莫能得之。”
嵇康认为世上是没有可以活得超过120岁的人,更没有可以长生不死的人。他指出了世人之无法达到这样的寿限是因为他们不会道气养性。很巧的是,现代科学证明,120岁是人寿命的极限。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里论述了人们之所以衰老及得病的原因,总括来说就是生活无度,不规律。因此我们要得到健康的体魄就必须要做到,顺应天时节气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规律。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心境要清静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畅顺,精神守持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这样人们就可以心智安闲,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适当的形体劳动而不感到疲劳,真气因而得到调顺,各人都能随其所欲而得到满足。人们无论吃什么都觉得甘美,无论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也觉得称心,无论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的变化而心动焦虑,这样就符合养生之道。
《养生论》中提及到“善养生者,则不然矣。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着。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泉,晞以朝阳,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养生的中心就是要使心性得以宁静,然后排除杂念,恪守真气,淡其衣食,薄其名利,感受自然气机的变化的规律,适应自然规律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养生的道理精微深奥,可以从事理上推知它,却难以用肉眼去识别它,正如要分辨枕木和樟木就需要等7年的时间,倘若以急于求成之心,跨入清心寡欲之路,意图速成收效,结果将会事倍功半,或者一事无成。养生是需要逐渐的积累,即使懂得养生之理的人也不是在短期内可以收到成效,成效不大就不能坚持,最后导致以往的修炼功亏一篑。而有一部分的人由于不明养生的作用就不去探索,而去研究探索的人由于不专心又不能有所成就,偏执一端的人因为不全面施行养生的方法就不获成效,追求捷径的人因为旁门左道自行沉迷。这几种人要速成养生之道,都是不能成功的。
在生活节奏急速的现代社会中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有很多,而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多是由于外界邪气所致。自然界中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太过即会变成邪气,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根据天象的变化进行推测和预知,然后再通过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调整来适应不断在变化的环境。
如2007(丁亥)年,厥阴风木司天,木邪乘土,人们多见脾胃的疾病以及脾经的疾病。既然我们知道是风木对机体造成损害,那么我们就可以吃辛味的食物来抵御风木的入侵。因为辛味的食物属金,金能克木,所以这样就可以减少本年邪气对机体的影响。
内在因素对机体健康的影响一般可以分为情志、饮食、休息。中医认为情志的变化可以影响到人体内气机的运行状况,五志化火就是这个道理。传统的思想一直都反对这些劳心、动气、乱神的行为。
龚延贤《寿世保元》认为“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胡文焕《寿养丛书》认为:“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虑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因此我们要多加调节自己的情绪,珍惜有形与无形之气。饮食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单是从饮食为食物这个角度来讨论,还有饮食的数量和饮食的时间。不定时、定量地进食很容易会导致消化道溃疡。
温革《琐碎录》认为:“晚食当肉,缓步当车,无罪当富,无灾当福。莫饮卯时酒,莫餐申时食。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贼。莫吃空心茶,少餐申后饭。”休息是养生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休息能够使大脑得到休息,使机体得以恢复能量,使肌肉得到松弛。休息不好对人的影响十分大,首先会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尤其以生长素的影响更为突出,再者会影响到体内的新陈代谢,最后甚至可能累及心脑血管系统。无论外在的不良影响还是内在的不良影响都能对身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因此我们要防患于未然,积极做好养生工作。
(二)养生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宝命全形论》是这样认为的:一个人的生活,与自然界是密切关联的,人能适应四时变迁,则自然界的一切,都成为他生命的源泉。能够知道万物生长收成道理的人,就有条件承受和运用万物。所以天有阴阳,人有十二经脉;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盛衰。能够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不违背四时的规律,了解十二经脉的道理,就能明达事理,不会被疾病现象弄糊涂了。
1.阴阳论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记载“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不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中心意思就是说如果人懂得气七损八益这个道理,则人体的阴阳就可以调摄,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就会发生早衰现象。由此可见阴阳在养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阴阳平衡即是天人合一的基本内容。那什么是阴阳呢?有人认为阴阳是指日光的向背,朝向日光者为阳,背向日光则为阴。其实阴阳是来源于《易经》的八卦和六十四卦,而最早提出阴阳概念的是《国语·周语》。
阴阳,既可以表示为相互对立的两个物体,又可以表示为同一事物里面的两个对立方面。阴阳是相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譬如一件50℃的物体相对于5℃的物体而言是属于阳性,而相对于100℃则是属于阴性。阴阳两者既存在对立的关系,也存在统一。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如热的水蒸气喷出来后就会变成冷的水蒸气,当冷的空气迅速压缩后温度就会升高。阴阳除了对立和转归的关系外,还有此消彼长的关系。正如《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阴阳消长关系概括来说有四对关系。即:①阴长阳消,阳长阴消;②阴消阳长,阳消阴长;③阴长阳亦长,阳长阴亦长;④阴消阳消,阳消阴消。只要人能够符合自然规律,把阴阳消长的关系控制在稳定水平,那么就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一年之内,春季是属于阳长阴消的季节,因此我们可以吃少量滋阴的食品,衣物亦可以适当减小以存阴气;夏季是属于阳盛格阴的季节,阳气暴长,我们吃一些清热消暑的食物,以防阴液暴脱;秋季阴长阳消,我们可以吃温润的食物,以防燥邪犯肺;冬季阴胜格阳,我们要注意防寒,冬季是风寒邪盛的季节,我们御寒补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防风。
我们知道一年四季的阴阳状况,那么对于人体又怎样分阴阳的呢?《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是这样阐述的:“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明媚。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阳,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我们知道了五脏六腑的特点后就应该结合养生历进行调理。以肝为例,肝属脏其属于阴性。由于复性的关系,肝亦为阴中之阳。肝主疏泄,因此其阳常亢而阴不足。了解到肝的属性后就要配合养生历进行调理。
2007年为厥阴风木司天;中为少角木运不及;下为少阳相火在泉;其气化致病时,司天风化所致的宜用辛凉,如菊花,性属辛凉,归肝经,可以清肝泻火;中运风化所致宜用辛和,如香橼,性属辛温,归肝经,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在泉火化所致宜用咸寒,如水牛角,性属咸寒,归心,肝,胃经起到清心、肝、胃三经之火。因此要与天时相适应进食及服药显得十分重要。
2.五行学说
五行二字首见《尚书·甘誓》(夏书):“有扈氏威悔五行,怠弃三正”。但此五行的意思与现在的大不相同。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的抽象性质来归纳各种事物,以五行之间的关系阐述宇宙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五行关系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
木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性质;火具有温热、上升的性质;土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金具有沉降、肃杀、收敛;水的特性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五行相生相克,相辅相承,如果两者相得则健康强壮,不相则对身体有危害。中医的五行学说把人的脏腑,经络与生理、病理、自然结合起来,形成有别具一格的理论,而且是养生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养生与五行的关系具体请查看前面第三章,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3.气、神学说
中医学认为气就是宇宙的本元,《内经·生气通天论》。认为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于天地的阴阳。《素问·六微旨大论》认为,人是居住在气交之中,气交是下降的天气和上升的地气相互交汇的地方。人生活在气交之中,必须和万物一样都是由阴阳,天地之气交感而成的。在自然界中气以很多形式而存在,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有阴、阳、天、地之气等。就人而言,气分为先天之气,后天之气。而在这两种气中又包括元气(精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人要做到天人合一就必须做到诸气的调和,升降有度。那么各种气有何作用呢?
自然六气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它们维持着自然界的规律,但是他们太过则会形成邪气,会变成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热邪。因此我们要对照养生历进行调理,不违四时的特性。
人的先天之气是禀受于父母的精气所化生的,所以先天之气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新生命体质的一个指标,所谓的禀赋就是指先天之气。后天之气是指人出生后,接受水谷之精微等营养物质滋润所形成的精气,它是在后天逐渐形成的。先天不足可以通过后天的调理进行补充,所以先天不足并不是起决定作用的。而后天气化生与吸收来源于脾胃的受纳,吸收功能。因此我们要保护好脾胃,以使生化气血之源得以正常工作以滋润其他各器官。
元气也叫精气亦称为肾气,元气可以调节各经络、组织、脏腑等的生理活动;其中也包括元阴与元阳。元气推动人的生长,发育乃至死亡这一规律,肾气的盛衰一直决定这个速度的快慢。因此我们不能随便任意亏空肾精,这与《内经》中的养生思想是统一的。
宗气,即吸入的清气(即新鲜空气)和脾胃吸收的水谷精微结合而成的,它主要是帮助呼吸,推动血液运行,于人体的视、听、言动有关。
营气,来源于水谷精微,在血脉之中通过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运行贯通于五腑六脏的一种气,它主要生化血液以及营养脏腑。
卫气,与营气是有兄弟的关系,来源于水谷精微,但其遁行于血脉之外的体表,能维持人体正常体温,调节毛孔的开闭和抵御外邪的作用。
脏腑之气是维持脏腑运作的动力来源,是维持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
经络之气是指在经络中流动的的气,它跟血液一样运行于经络之中,以调节协助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
神,就是指人的精神容貌,而并非封建迷信中的超自然物质。中医认为神藏于心,而神则主宰人的精神,思维。明·张介宾在《类经·脏象类》中是这样认为的:“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惟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明·李梃《医学入门》中认为:“神者,气血所化,生之本也。”他认为神是生于气血,神受气血所滋养,而通过调神亦能反作用于气血,使气血畅顺。气功跟打坐就是通过对“神”的调理,从体位,呼吸,意念等方面作用于机体,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放松状态而起到改善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调节呼吸,放松肌肉等多方面的作用。
因此气和神的关系是十分密切,它们对养生和保健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