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四性五味和归经之说,《黄帝内经》认为,食物同中药一样,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与归经。食物的性味指的就是食物的“寒、热、温、凉”四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不同的食物对五脏六腑产生不同的滋养和治疗作用,了解食物的四性、五味与归经对合理膳食具有重要意义。
1.食物的“四性”
(1)寒凉性的食物:大多具有清热、泻火、消炎、解毒等作用,适用于夏季发热、汗多口渴或平时体质偏热的人,以及急性热病、发炎、热毒疮疡等。例如,西瓜能清热祛暑,除烦解渴,有“天生白虎汤”之美称;绿豆能清热解毒,患疮疡热毒者宜多选用之;其他如梨、甘蔗、莲藕等,都有清热、生津、解渴的作用。
(2)温热性的食物:大多具有温振阳气、驱散寒邪、驱虫、镇痛、抗感染等作用,适用于秋冬寒凉季节肢凉、怕冷,或体质偏寒的人,以及虫积、脘腹冷痛等病症。例如,生姜、葱白二味煎汤服之,能发散风寒,可治疗风寒感冒;大蒜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对肺结核、肠结核、急慢性肠炎、痢疾等都有很好的调养作用;韭菜炒猪肾能治肾虚腰痛;当归生姜羊肉汤能补血调经。
(3)平性的食物:大多能健脾、和胃,有调补作用,常用于脾胃不和、体力衰弱者。例如,黄豆、花生仁都富含油脂,煮食能润肠通便,为慢性便秘者的最佳食补方法。
上述平性的食物,无偏盛之弊,应用很少有禁忌。但寒凉与温热两种性质的食物,因其作用恰好相反,正常人亦不宜过多偏食。如舌红、口干的阴虚内热之人,忌温热性的食物;舌淡苔白、肢凉怕冷的阳气虚之人,就应忌寒凉性的食物。
食物的温热寒凉属性也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灵活运用,才能维持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维持生命的健康运转。因人而异进行食补尤为重要,不同工作性质的人群食补方式也不一样。建筑工人等体力劳动者因为经常晒太阳,体内容易有热气,需要多进食寒凉食物以滋阴降火;而办公室一族因为有空调等设备调节室内气候,温度适宜,极少出汗,经常食用寒凉食物就可能伤身。
2.食物的“五味” 《素问》有云:“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由此可见,五味各有所属,吃对了就能滋养五脏,改善身体状况。下面我们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酸、苦、甘、辛、咸这五类食物各有什么特点。
(1)酸味的食物:具有收敛、固涩、安蛔等作用。例如,碧桃干(桃子未成熟的果实)能收敛止汗,可以治疗自汗、盗汗;石榴皮能涩肠止泻,可以治疗慢性泄泻;酸醋、乌梅有安蛔之功,可治疗胆管蛔虫症等。
(2)苦味的食物:具有清热、泻火等作用。例如,莲子心能清心泻火、安神,可治心火旺的失眠、烦躁之症;茶叶味苦,能清心提神、消食止泻、解渴、利尿、轻身明目,为饮料中之佳品。
(3)甘味的食物:具有调养滋补、缓解痉挛等作用。例如,大枣能补血、养心神,配合甘草、小麦为甘麦大枣汤,可治疗悲伤欲哭、脏燥之证;蜂蜜、饴糖均为滋补之品,前者尤其擅长润肺、润肠,后者尤其擅长建中气、解痉挛,需根据临床症状分别选用。
(4)辛味的食物:具有发散风寒、行气镇痛等作用。例如,葱姜善散风寒、治感冒;胡椒能祛寒镇痛;茴香能理气、治疝痛;陈皮能化痰、和胃;金橘能疏肝解郁等。
(5)咸味的食物:具有软坚散结、滋阴潜降等作用。例如,海蜇能软坚化痰;海带、海藻能消瘿散结气,常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具有良好功效。早晨喝一碗淡盐汤,对治疗习惯性便秘有润降之功。
其实,辛酸味也好,苦甘咸味也罢,只有适度食用才能滋养身体。五味过甚,就需要我们用身体内的中气来调和,这就是火气,“火”气来了自然要“水”来灭,也就是用人体内的津液去火,津液少了阴必亏,便有患疾病的可能。因此,吃任何食物都要有节制,不要因为个人喜好而多吃或不吃,各种食物都要吃一点,这样才能保证生命活动所需。
3.食物的“归经” 所谓食物的归经,是指不同的食物分别对五脏六腑产生不同的滋养和治疗作用。如养生学认为,小麦、绿豆、赤豆、西瓜、莲子、龙眼等归于心经,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小米、大米、黄豆、薏米、山楂、苹果、大枣等归脾经,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番茄、樱桃、油菜、香椿等归肝经,有疏肝理气的功效;白萝卜、胡萝卜、芹菜、柿子、生姜、大葱等归肺经,有益肺解表的功效;禽蛋、肉类、桑椹、黑芝麻、枸杞子等归肾经,有补肾益精的功效。对我们来说,五脏六腑哪里有问题就应该多吃一些相应的食物,以起到补养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