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防寒祛湿,顾护脾胃

防寒祛湿,顾护脾胃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雨水是一年的第二个节气,在每年的2月18日前后。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以免受凉。雨水时节,在养生方面最需要强调的是“调养脾胃”,《黄帝内经》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对于人体健康、长寿至关重要。这还要从《黄帝内经》五行学说讲起。

雨水是一年的第二个节气,在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从雨水这一天开始,雨量会逐渐增加,湿邪之气也会随之而来。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以免受凉。

雨水时节,在养生方面最需要强调的是“调养脾胃”,《黄帝内经》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对于人体健康、长寿至关重要。为什么说雨水节气时期要注意调养脾胃呢?这还要从《黄帝内经》五行学说讲起。

在五行学说里面,肝属木,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而脾(胃)属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在病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按照五行的生克理论:木克土,即肝木过旺克伐脾土,也就是说,如果肝木疏泄太过,脾胃就会气虚;若肝气郁结太甚,脾胃则因之气滞。所以,春季养生既要注意养护肝木的生发之机,又要注意不要生发太过而伤及脾胃。

调养脾胃最重要的就是要从调整日常饮食做起:春季气候转暖,又多风干燥,应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比较适合春天的食物包括: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在起居方面,应该顺应自然,早睡早起,劳逸结合,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以达到调养脾胃、延年益寿的目的。

下面为大家推荐两款雨水时节进补的食疗方。

1.山莲葡萄粥

[材料]山药50克,莲子肉50克,葡萄干5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山药、莲子肉、葡萄干洗干净,与粳米同入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粥熟后放入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益气健脾、补血养心。

2.西洋参粥

[材料]西洋参3克,麦冬10克,淡竹叶5克,粳米30克。

[做法]先将麦冬、淡竹叶煎取药汁,后用药汁与粳米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西洋参,再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宁心安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