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血液中的水分过滤成尿液,这是由肾脏来完成的。肾脏通过尿的生成和排放可以实现以下功能:将体内的代谢产物和进入体内的水溶性异物排出体外;调节体内水与电解质平衡;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在肾脏,尿液是连续不断生成的,并由集合管进入肾盏、肾盂,肾盂内的尿液经输尿管进入膀胱储存,膀胱内储存的尿液达到一定数量时,会诱发“排尿反射”并进行排尿。排尿反射受脊髓内神经中枢的控制,并不是由大脑内的神经中枢主导的,在正常情况下,排尿反射受大脑高级中枢控制,可以由意识抑制或者促进排尿。
正常成年人,当膀胱内尿液的容量达到150毫升时,就开始引起尿意;当尿液容量达到400毫升时,可产生较强的尿意。但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一般在1次排尿完毕后,膀胱内残留的尿液很少会多于5~10毫升。排尿后残留在尿道内的尿液,在男性可通过球海绵体肌的几次收缩将其排尽;在女性则依靠重力排尽。
正常成人每昼夜(24小时)的尿量为1 000~2 000毫升(取决于饮水量),如果少于400毫升,临床上称为少尿;如果少于100毫升,则称为无尿;如果多于2 500毫升,则为多尿。人体每天排泄代谢废物(如尿素、肌酐、电解质等)至少需要约500毫升尿液,所以少尿或无尿意味着肾脏无法完成排泄代谢废物(如尿素、肌酐、电解质等)的任务,代谢废物会在体内积存并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少尿或无尿是肾功能不全的典型表现,只要肾功能正常,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尿量一般不会达到如此少的地步。
不过,因为饮水不足、天气炎热、出汗或发热等原因,成年人1天尿量低于1 000毫升,则是比较常见的。因为健康肾脏有很强的调节能力,尿量偏少(比如1天600毫升)时,肾脏可以使尿液浓缩(即尿中代谢废物的浓度增加,称为“高渗尿”),仍足以排出代谢废物;当尿量偏多(比如一天2 000毫升)时,肾脏可以使尿液稀释(即尿中代谢废物的浓度降低,称为“低渗尿”),以排泄代谢废物。因为尿液的过度浓缩(过度稀释也一样)要增加肾脏的负担,所以一般认为,成年人每天保持1 500毫升左右的尿量是比较适宜的。
因此,如果成年人1天尿量少于1 500毫升,则建议补充水分;如果超过1 500毫升,则要注意控制水分摄入。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会专门收集并称量自己24小时的尿液,那么如何确定是否达到1 500毫升尿呢?有人主张用排尿次数来衡量,建议一昼夜(24小时内)排尿4次(3~5次)。这种方法并不可靠,因为每次排尿的尿量因人而异,差异很大,而且就算是同一个人,每次排尿尿量也会有变化。
在这里,建议用尿液的颜色来判断尿量。一般情况下,晨起后第1次排尿(称为“晨尿”)比较浓缩,新鲜排出的尿液多呈淡黄色,主要由于含有尿色素,其次也受尿胆素、尿胆原及卟啉等的影响。晨尿之后,随着排尿次数增加,尿液的颜色越来越淡,直至清亮无色,则表明尿量基本合适。当然,尿液的颜色容易受茶、咖啡、维生素B2等物质的干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