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与病毒抗争的凯歌——牛痘与天花
知识导航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患者全身发炎、长满脓疮,绝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的半个月内死亡,侥幸逃生者也要留下一脸麻子。欧、亚、非三大洲都曾几度流行成疫,历史上充满了天花大规模流行的悲惨记录。
天花病人
在世界疾病史上,天花是波及面极广、危害极大、流行史甚长的烈性传染病,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天花就已在古埃及无情肆虐,就连法老也不能幸免,考古学家在出土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木乃伊面部,就找到天花留下的特有瘢痕。
开始,统治阶级为了使自己免于天花,不惜杀害患病的士兵百姓。这种残酷的手段,在当时被认为是可能防止天花流行的唯一办法。可是天花并没有被制止,它照样无情地入侵宫廷、入侵农舍。
在印度、中国,人们就供奉着天花女神,不时地举行种种祭祀仪式以求免除天花,可是依然无效。直到200年前,人们预防天花的最有效、最无奈的办法就是逃离疫区。而天花病毒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躲避的人还未逃到安全地带,病毒又在那里为非作歹了。
中国劳动人民创造性地发明了接种“人痘”的方法。16世纪中叶,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人痘接种已广泛使用。清朝康熙时,接种人痘已风行南北。接种人痘的方法很多,主要是将已感染者的病毒接种到健康人身上,以引起人工轻度感染而产生抵抗力。
知识放大镜
牛痘先驱——爱德华·琴纳
在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第一个发明了牛痘疫苗,并于1796年5月14日,冒着巨大的风险把反应轻微的牛痘接种到一位名叫菲浦斯的小男孩身上以预防天花,几周过去了,奇迹出现了,小孩安然无恙,证明他对天花确实产生了抵抗力,经观察数十例儿童和成人病例,都取得同样免疫效果。首次成功地在人体上进行了牛痘接种术,为人类最终战胜天花病毒提供了有力的武器。琴纳作为一个乡村医生,在早先学徒时,曾听当地一位挤奶妇说:“我不会再得天花了,因为我已出过牛痘”。此事给琴纳以深刻的影响,他经常深入到牧场挤奶工中进行调查,仔细地观察牛痘是怎样从奶牛传到人身上,又怎样在人的身上发作的,并且还做了无数次从某些动物向另外一些动物接种的试验。他终于弄清楚了,人只要得过一次天花,不论是否严重,或者仅仅是从牛身上传来的反应很轻微的牛痘,就在其体内获得了永久对抗天花的防疫力量,也都可以预防天花的发生。
中国古代的人痘接种术以后传入了俄国、土耳其、英国及欧洲诸国。应该说,人痘接种术是最先不知其然地应用免疫原理治疗疾病的例子,曾经为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但由于天花是烈性传染病,人痘接种就是人为传染天花病毒,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接种后反应症状较重,有时会葬送性命。
早期人痘接种,使用的都是人身上自然发出的天花的痂,人们把它叫“时苗”。由于“时苗”的毒性很大,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被接种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医家们又发明了“熟苗”接种之法。
时苗留犊
所谓“熟苗”指的就是通过接种发出来的痘作为种苗,经过“养苗”“选炼”,要连续种七代过后,这个种苗就非常精纯,火毒就汰尽了,用经过七代接种的种苗来给健康人种就非常安全了。《种痘新书》记载:“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可见其效果颇好。
我国发明的人痘接种术在世界医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这样高度赞扬人痘接种:“我听说100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样的习惯;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人痘接种术不仅是牛痘发明以前人类预防天花的有效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人工免疫法的先驱。
人痘接种
牛痘接种法的发明及推广实施,拯救了成千上万儿童的生命,开辟了人工自动免疫法预防和根除传染病的正确途径,是医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世界卫生组织从1966年起采用恰当的流行病学策略,以牛痘接种为武器,开展了根除天花的全球行动,经十余年努力,终于将危害人类数千年之久的严重疾病——天花从地球上最后根除。琴纳及其牛痘接种术的发明和传播,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免疫学。
古人接种人痘的方法如下。
(1)痘衣法。把得天花的人的内衣,给被接种者穿上,目的是使被接种者感染而得一次天花。这是最原始的方法,既有可能感染重型天花而致死亡,也有可能不出现任何反应而无效。此法很快即被淘汰。
(2)浆苗法。采集天花患者身上脓疮的浆,用棉花蘸上一点,然后塞进被接种者的鼻孔,使其产生抵抗力。但此法同样可能感染重型天花而致死亡。
(3)水苗法。把痘痂研成粉末,然后加水调湿,用棉花团包起来塞入鼻腔内。
(4)旱苗法。把痊愈期天花患者脱落的痘痂,研磨成粉末,再用银管吹入被接种者的鼻孔。
浆苗法
知识扩展
拿破仑与牛痘
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也竭力主张应用和推广牛痘。他对种痘的重视,吸引了各国医生来巴黎,通过这些医生,又把牛痘接种法很快地传遍了整个欧洲。1803年,英国的一位医生皮尔逊将此法引到了天花流行的广州。随后另一位葡萄牙医生巴尔米斯也来广州免费为穷人接种牛痘,受到很大的欢迎。这样,种痘这一先是由中国传出,经过改良为牛痘的接种方法,又传回到了它的故乡——中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