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的方法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而逐渐演变、逐渐发展的。从初唐到宋末,是饮茶方法演变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为后来饮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民俗奠定了基础,也为经济的发展做了铺垫。我国饮茶方法的演变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
1.烹茶 这种饮茶方法出现在初唐时期,由于此时的团茶没有经过蒸青,其青草味较重,所以,只有加入葱、姜、橘皮,通过烹煮才可减少青草气。
在煮茶之前,要对茶叶进行加工,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茶叶更加细腻。煮茶是要掌握合适的火候的;否则,茶老了便不可以再饮用了。通常这种方法有“三沸”之说,即一沸,有轻微的声音和气泡,这时需要添加一些调料,比如盐等。二沸,声音增大,气泡滚动。这时先倒出一些水,等到倒入先前经过处理和挑选的茶末沸腾之时,再将水倒回。这时的茶被称为“茶之精华”,此时应立刻停火。三沸,则是沸腾像波浪声。如果烹茶过了三沸,茶便过了火候,也就不可以饮用了。因此,在烹茶法中,对煮茶之前茶叶的处理和火候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
2.点茶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的质量逐渐提高,人们对茶叶的加工制造也越来越精细,单从原料上,便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于是,在唐末宋初这个更新换代的时期,饮茶方法也从烹茶法发展为点茶法。这种方法不再使用煮茶的方式,而是将筛选加工后的团茶放入茶盏内,逐渐注水调匀,用竹刷反复击打,直至出现泡沫。在点茶法中,筛选而使用的罗,粗细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于茶的品质有非常大的影响。点茶法从宋至今,被广泛应用和推广,并且成为茶道表演的一道迷人的风景。在日本的茶道中,也成为比较重要的饮茶方法之一。可以说,点茶法在中日文化交流上,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
3.泡茶法 明代初期,饮茶方法逐渐转变为泡茶法,这是我国饮茶方法上的重要变革时期。它废除了“煮”和“点”的方式,也不再人为地加入任何调味剂以改变其味道,而是利用茶叶的特点,保持其天然的味道和纯正的香气。根据我国不同季节的不同特征,也根据不同茶叶类型的不同特点,可以分为上投、中投、下投3种不同的饮茶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茶在味道上的品质,而且能够使人们体会到茶的真实内涵。于是,茶带给人们的乐趣,便在这简单而实用的方法中延续。
从初唐时期饮茶方法的形成,到宋朝饮茶方法的发展和完善,再到明代技术上的进一步提高,饮茶方法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被人们不断普及和推广。我国的饮茶文化渐渐遍及各个角落,并且逐渐向国外传播。日本、美国等国家相继接受了这种文化。于是,茶艺馆、茶社、茶馆等随之发展起来,与饮茶方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得茶文化空前提高,经济也随之增长。人们在饮茶过程中,体会生活的色彩,品味茶的内涵,其乐融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