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血糖浓度超过8.89~10mmol/L,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
■2/3的人是在不知不觉中患了糖尿病。对糖尿病的无知是糖尿病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胰岛素抵抗存在很多年后才会发生有症状的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很早以前就不是一个健康人
■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尿病发病危险降低50%~58%
■以植物性为主(即高碳水化合物类、低脂肪)膳食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能败坏一生认真降高血糖的成果
导语:一亿人的痛苦
我们在第一章中多处说到糖尿病,糖尿病和高血压有点形影不离的感觉,这一章,糖尿病就是我们话题的主角。
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吃不上饭的人绝对不会得,通常那些生活富足、吃得太多、活动太少、肥胖的人容易得,这是美国总结出的经验,在多个国家验证完全正确。且看我们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的生活刚能够温饱,肉、蛋、奶都是凭票供应,能吃到的很少,那时的胖子很少,全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只有0.67%。到了1989年,改革开放十年,人们的生活改善了,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了1倍,到2002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只有王公贵族吃的东西都成了家常便饭,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了4倍,血糖调节不正常但没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数比1980年增加了5倍。
从全球范围来看,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我国患者人数居世界第二,1994年就已达2000万;2005年已达3500万人,预计到2010年,我国糖尿病人口总数将猛增至8000万至1亿人。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已达8%左右,亦即每12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1.揭开血糖的面纱
我在各地巡讲的时候,有不少听众对我说,都知道糖尿病,但不知道糖尿病是怎么发生的、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有什么关系,我想,我们的读者也有这样的情况,所以我在这里简略地介绍一下糖尿病。要讲清楚糖尿病,就必须先揭开血糖的面纱。
糖分是我们身体必不可少的营养之一。人们摄入谷物、蔬果等,经过消化系统转化为单糖(如葡萄糖等)进入血液,由胰腺产生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血液中的转运和在身体中的分布,运送到全身细胞,作为能量的来源。如果一时消耗不了,则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肝脏可储糖70~120克,占肝重的6%~10%;细胞所能储存的肝糖是有限的。如果摄入的糖分过多,多余的糖就转化为脂肪,这就是平时所知道的吃甜食容易发胖的原因。
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4.44~6.67mmol/L(毫摩尔/升)。空腹血糖浓度低于3.89mmol/L称为低血糖,超过
7.22mmol/L称为高血糖。
低血糖往往是由于饥饿时间过长、持续剧烈的体力活动、严重肝肾疾病、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原因。低血糖时,脑组织首先对低血糖出现反应,表现为头晕、心悸、出冷汗以及饥饿感等。如果血糖持续下降到低于2.5 mmol/L,就可发生低血糖昏迷。
如果血糖浓度超过8.89~10mmol/L,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的“型号”
2.我国糖尿病发病特点和趋势
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发布我国糖尿病发病特点:
(1)患病人群以2型糖尿病为主。2型糖尿病占93.7%,1型糖尿病占
5.6%,其他类型糖尿病仅占0.7%。
(2)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人均年收入高低与糖尿病的患病率密切相关,同时,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患病率显著高于欠发达地区。
(3)20岁以下的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糖尿病出现低龄化。
(4)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1994年25岁以上人口全国调查确认的糖尿病患者,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70%,远高于美国的48%。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处在世界前列,而且增长迅速。首先是遗传因素。存在着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富裕国家华人患病率在10% 以上,明显高于当地的其他人种,提示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其次是环境因素。一个国家在经济迅猛发展时,居民的生活方式变动剧烈,膳食结构会趋向“热量型”,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状态下,人们的体力活动明显减少,导致肥胖增多。我们说的环境因素,还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薄弱,2008年一项调查表明,我国糖尿病知晓率为33.3%,也就是说,2/3的人是在不知不觉中患了糖尿病。对糖尿病的无知是糖尿病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再次是社会老龄化。2型糖尿病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
在糖尿病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的同时,中青年甚至少年儿童也越来越多地加入了糖尿病患者的队伍,临床已经不断发现青少年患上了成年糖尿病,或者反过来说就是糖尿病低龄化。
上述特点和趋势表明我国对抗糖尿病的任务相当艰巨。
3.记住数字6,心中就有数
高血糖严重时可以引起酮症酸中毒昏迷或高渗昏迷,更为重要的是长期高血糖导致机体很多慢性并发症,如心血管病、失明、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恶化为尿毒症需要透析治疗、截肢)等。高血糖本身常常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很多人因为不痛不痒,认为没什么了不起,不予理会,因而贻误病情,导致上述不可逆的器官损害。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任凭血糖增高不管,事实上,只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身体就不会发生那些慢性并发症。
有些人不知道糖尿病应如何检查,如何治疗,血糖在什么水平算正常。一句话:控制糖尿病,记住数字6。
临床上监测糖尿病有很多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理想的状态是空腹血糖小于6mmol/L,餐后血糖小于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2%。如果糖尿病患者能保证血糖达到这几个数值,就能恢复健康状态。主要的血糖监测指标为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而且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值分别为6mmol/L和6.2%,为了记忆方便,我找了一个小窍门,记住数字“6”,只要血糖小于6,你的血糖控制就达标了。
那么餐后血糖就不管了吗?餐后血糖也重要,不能不管,餐后血糖更多时候用来诊断糖尿病的有无。空腹血糖高较常见,部分患者餐后血糖高为主,同时空腹血糖可能高,也可能不高。
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或餐后血糖不同,后两者代表的是你抽血即刻血糖的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代表近2~3个月你的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水平和血压一样是随时波动的,所以如果你偶测血糖高于正常值,而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说明你大部分时间血糖都控制得很好,不要急于调整降糖药的剂量。反之如果你的糖化血红蛋白高,而偶测血糖正常,说明你这2~3个月血糖控制得不好,应复查空腹血糖,找出血糖高的原因。如可能近段时间饮食过量,应加强控制饮食,或近一段时间药物减量,应恢复药物剂量,或已经控制饮食了,但还没有服用药物的应考虑服用降糖药物,或者已经服用很多种药物了,则应该考虑应用胰岛素。
4.糖尿病如何发生
正常人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饭后食物中的糖消化成葡萄糖,吸收入血液循环,为血糖的主要来源;二是空腹时血糖来自肝脏,肝脏储有肝糖原,空腹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三是蛋白质、脂肪及从肌肉生成的乳酸可通过糖异生过程变成葡萄
糖。糖异生指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的过程。正常人血糖的去路主要有五条:一是在全身各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
能量,供人体利用消耗,这是血糖的主要去路;二是进入肝变成肝糖原储存起来;三是进入肌肉细胞变成肌糖原贮存起来;四是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五是转化为细胞的组成部分。血糖在体内的代谢是由胰岛素调节的,葡萄糖进入血液成为血糖,胰
岛素决定血糖到身体的哪个部位,发挥什么作用。是被立即吸收利用,向细胞提供短期内所需的能量,还是被储存在脂肪、肝脏和肌肉中,供身体中长期利用,胰岛素在血糖代谢中相当于一个火车站的总调度。
当胰腺中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胰岛素工作能力下降时,血糖的调节就会发生异常,血糖升高,最终发生糖尿病。
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有遗传基础,多数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称为1型糖尿病,只占糖尿病总人数的10%左右。
还有大约90%的糖尿病患者本身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正常,但是胰岛素的能力下降了,也就是对胰岛素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了。这种情况下人体只有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特征。
如果机体发生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不能发挥充分的作用,上述血糖的去路就会发生障碍,血糖就升高了。
通常,胰岛素抵抗存在很多年后才会发生有症状的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很早以前就不是一个健康人。
糖尿病的发病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比如老年人、营养过剩、腹型肥胖、体力活动不足都容易促使发病。所以2型糖尿病虽然有家族史,但其遗传方式目前还不明确,并不是父辈有子辈就肯定有。后天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是主要的。如果注意生活方式,不胡吃海喝,坚持运动,控制好体重,就很可能预防糖尿病。
5.易发糖尿病的十一类人群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存在下列一项或多项健康问题,发生糖尿病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1)糖尿病患者的直系亲属;
(2)有分娩巨大胎儿史(即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4千克)者或曾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
(3)肥胖者;
(4)有高血压者;
(5)有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脂血症的一种)者;
(6)有高尿酸血症(俗称痛风)者;
(7)吸烟者;
(8)体力活动少以及能量摄入过多者;
(9)工作负担重或精神紧张者;
(10)胎儿期或新生儿期营养不良者;
(11)中老年人。
有上述健康问题尤其是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即使没有发生糖尿病,也应该高度警惕。
6.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
在传统的疾病分类上,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不是心血管疾病,但是糖尿病增加心血管危险已经成了医学界的共识。
这个说法来源于临床研究,有两个非常经典的研究。一个是美国弗兰明翰研究,弗兰明翰是美国一个很有名的小城,对该地区51~59岁男性进行了7年随访研究;另一个是在芬兰,该国研究机构挑选了105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373例非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探讨糖尿病对冠心病事件和死亡的影响。
研究结果均表明,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年发病率比年龄和性别相同的非糖尿病人群高2~3倍。没有心肌梗死的糖尿病患者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与得过心肌梗死的非糖尿病患者相似,都为20%。通俗的说法,得了糖尿病就意味着你未来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与得了心肌梗死的人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等同,所以说糖尿病是冠心病或心肌梗死的等危症。糖尿病患者的各项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均要按照已患冠心病患者的达标标准去治疗。
7.糖代谢障碍的危害
糖代谢障碍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经常遇到的问题。前面说到了人体糖代谢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吸收、利用、排泄三个层面,与此相对应,糖代谢障碍可以分为吸收障碍、利用障碍和排泄障碍。
吸收障碍是细胞在吸收糖类时有问题,最常见的是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无法使细胞正常地吸收利用葡萄糖;利用障碍是说细胞在吸收糖类后由于酶的异常导致无法正常利用糖类,导致糖类无法发挥功能或是无法成为代谢中产物,也可能是属于糖类的代谢中产物无法被进一步代谢,黑尿症就是一种;排泄障碍就是糖类的代谢终产物无法被顺利排出细胞或排出体外,导致糖类在体内的滞留。
糖代谢障碍对机体健康可造成长期危害。死于心脏病的危险升高2~4倍;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增加2~4倍;7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是晚期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60%~70%的糖尿病患者患有中度或重度神经系统损伤;糖尿病患者常有下肢动脉硬化、狭窄、闭塞,严重时不得不接受下肢截肢手术;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增高,导致牙齿过早脱落。
8.冠心病与糖尿病
“中国心脏调查”是我国一项针对冠心病门诊或住院患者的血糖调查,2005年由我和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专家潘长玉教授共同倡议发起,全国心血管领域和内分泌领域多位专家参与。
这项调查选取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天津、武汉7个城市共52家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共收集病例3513例。空腹血糖正常,不能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判断糖代谢状况。调查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为52.9%,糖尿病后期的患病率为24.0%,总的血糖高于正常的患病率为76.9%。也就是说,在冠心病患者中,有2/3的人血糖超标,有超过一半的人患有糖尿病。
这个调查有一个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已患有冠心病的病人)在诊断糖尿病的时候,要重视OGTT试验。如果不进行OGTT试验,仅依靠检测空腹血糖,将有87.4%血糖高的患者和80.5%糖尿病患者被漏诊。这个研究也告诉我们,如果你有了冠心病,一定要注意血糖,因为你有一半的可能性同时有血糖异常。
9.糖尿病的征兆和诊断
过去一提起糖尿病,人们就会想到“三多”(多饮、多尿、多食)症状。实际上仅有一小部分患者上述症状都有。
很多患者根本没有上述糖尿病典型症状,甚至毫无症状,也可表现为并发症的表现,如突然的视物模糊,视力障碍,无原因的周身皮肤瘙痒或反复起疖子,女性病人频繁的尿路感染,四肢发麻或疼痛。有这些症状应主动到医院去查查血糖,必要时做糖耐量试验(也就是前面说到的OGTT试验),确诊有无糖尿病。
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是自己的医生,应该了解自己身体的一些正常值。比如记住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低于6mmol/L,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低于6%。
根据什么标准诊断糖尿病呢?
一是空腹血糖,二是餐后血糖。当你的血糖升高但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时,必要时做口服糖耐量试验。精确的话,用75g葡萄糖溶于200~300ml水中5分钟内服完,或进食一个2两馒头5分钟内吃完,服糖水或吃馒头后1小时、2小时抽血检查血糖以明确诊断。是否需做这一实验,应听医生的建议。
一次空腹血糖超过7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加上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如果没有糖尿病的症状,需要两次空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7mmol/L或两次餐后2小时血糖达到或超过11.1mmol/L。
这里需要和大家说一种情况,医学上叫“糖耐量受损”(IGT),俗称糖尿病前期。
糖耐量受损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异常糖代谢状态,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低于6.1 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后血浆血糖值处于7.8~11.1mmol/L,称为单一IGT,如空腹血糖为6.1~7.0mmol/L,则称为合并有空腹血糖异常。目前认为,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要经历IGT阶段,故又称为糖尿病前期。若病情进展,餐后血糖高于11.1mmol/L时,即进入糖尿病阶段。
需要强调的是糖化血红蛋白不能用来诊断糖尿病,同样OGTT检查也不能作为监测血糖指标。
高血压和糖尿病共生
10.血糖比尿糖更重要
糖尿的概念我们在本章第1小节《揭开血糖的面纱》中就提到了,顾名思义,糖尿就是尿中出现了糖分。
正常情况下尿中是没有糖分的。尿中出现糖,这还要从人体的代谢说起。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体内的很多成分都是经过肾脏过滤然后从尿中排出体外的。肾脏就相当于一个大渔网,比网眼小的东西都可以从网眼漏出来,很多有毒物质都是这样排出去的。肾脏也像一个吸铁石,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在一定浓度下能被肾脏重吸收回到体内再利用。比如血糖在8.89~10mmol/L以下时,肾脏可以把人体内经过肾脏打算排出去的糖完全重吸收,这个血糖值称为“肾糖阈”,血糖在正常浓度下不会从肾脏排泄出去。但是当某种成分在血中的浓度过高时,肾脏没有足够的能力将糖完全重吸收,尿中就出现尿糖阳性。所以一般来说,血糖高尿糖就多。
请注意,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功能都会有一定衰退,这时的肾糖阈提高,常超过10mmol/L,就像水库中的水位提高了一样,这时候即使血糖已经很高,尿糖也可以阴性。所以老年人不能因为尿糖阴性就说自己血糖正常,而应该监测血糖。
11.饮食干预血糖
前面已经说到,糖尿病是“富贵病”,与吃过多、不运动、体重增加密切相关。我国大庆市的研究和欧美国家的研究一致证明,认真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好食量、坚持每天适当运动、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糖尿病的发生危险会明显下降,即使已经得了糖尿病,血糖也可以得到控制。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尝试了以生活干预高危人群预防糖尿病,如瑞典Malmo预防研究、芬兰的糖尿病预防研究和中国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坚持生活方式改变3~6年,都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尿病发病危险降低50%~58%。
高脂膳食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这是大约70年前,有一位外国科学家曾经总结了6个国家的糖尿病与膳食关系的研究结果,最后得出的结论。他发现,随着糖类(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的增加,脂肪摄入量的下降,每10万人死于糖尿病的人数从20.4骤降到2.9。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以植物性为主(即高碳水化合物类、低脂肪)膳食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糖尿病的发病率在1940~1950年间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因为战争对膳食结构造成了巨大影响。“二战”及战后困难时期,纤维和谷类食物增加,脂肪摄入减少。1950年后,当人们可以获得肉类食物充足供应后,就放弃了以谷类为主的膳食,重新回到高脂膳食,糖尿病的发病率重新上升。我们国家也是这样,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百姓肉类供应很少,吃的都是纤维和谷类食物,所以糖尿病的发病率很低,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肉类供应充足,人们放弃了谷类食物,开始大鱼大肉,结果糖尿病发病率增加了4倍。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控制饮食很重要,但是对于如何控制饮食不了解,很多人过度限制自己的饮食,什么都不敢吃,结果营养不良。所以控制饮食,请记住如下原则:
(1)以植物性为主的膳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而高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如果你已经患了糖尿病或血糖已经高于正常值,建议每天主食5~6两,蔬菜1斤,肉类最多2小块(相当于麦当劳两小块鸡块)。总量控制好,如果肉食吃多了,主食就要相应少一些,如果含糖水果吃多了,主食就要相应减少1两。
(2)保证每餐吃饭八分饱,不暴饮暴食。
(3)尽量减少盐的摄入,最好每餐控制在2克左右。一方面过多的盐,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另一方面,会诱发高血压并发糖尿病。
(4)避免或限制下列食物:肥肉、全脂食品、棕榈油、花生油及油炸食品,每天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应小于300毫克。
12.运动消减糖尿病
运动对控制糖尿病同样很重要。之前我一直认为糖尿病是需要药物控制的,直到遇到这样的一位患者。
有一个患者,退休之前是单位的负责人,工作紧张,应酬多,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都有,每天吃药一大把。后来退休了,这位老先生开始认真锻炼身体,每天至少活动1小时,主要就是快步走和打门球。加上戒烟,戒酒,饮食荤素搭配,每餐八分饱,一年后体重减了30多斤,人精神了,体形标准了,血压、血糖、血脂都正常了,不用吃一粒药。开始我有点不信,他把定期记录的血压、血糖和血脂结果给我看,我不得不信。
后来又有不少患者给我提供了同样的例子。让我逐渐相信,过去我认为高血压、糖尿病,都需要终身服药才能控制的想法不完全对,虽然绝大多数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甚至一生坚持用药物,但如果能坚持规律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和严格控制饮食总量,不暴饮暴食,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就有可能不再需要药物治疗,至少可更好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我自己也是一个例子,2000年以前的七八年因为工作忙,饮食不规律,没注意控制,也不运动,结果体重一度高达186斤,餐后血糖和血脂也高于正常,我想把体重尽快降下来,就服用减肥药,当时是可以把体重降下来,可是停药后又长回到原先的体重,之后我开始坚持锻炼身体,每天坚持10000步,控制饮食八分饱,少吃肉,不喝酒,半年后体重减了30斤,血糖、血脂都正常了。
现在我的饮食仍然是八分饱,总量控制,适当限制吃肉,常年坚持每天走10000步,我的体重一直很稳定,血糖、血脂也都正常。我没有一整段时间专门抽出来运动,怎么能坚持一万步?主要办法是把快步行走“整合”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节奏之中,我可以走路时绝不坐车,例如,可利用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不乘出租,可保证一定运动,二三层楼步行而绝不坐电梯,等火车或在机场候机时也不闲着来回走,保证每天10000步。
建议运动遵循如下原则:
(1)坚持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活动量不需太大,时间不宜过长,1小时左右为佳,以运动后微出汗,但不感觉心悸气短和过度疲劳,第2天不感觉腰酸腿痛、疲乏无力为准,提倡做提高身体耐力性运动,即有氧运动。简单地说,如果你能做到每天快步走10000步(100分钟)效果更好。
(2)保持体重不要波动太大。
13.糖尿病的预防
糖尿病是一个高花费、高风险的疾病。许多糖尿病专家较早认识到仅靠治疗已不能有效遏制糖尿病,并开始在未来发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中从事糖尿病的预防工作。而糖耐量受损(IGT,前面已经说到,就是血糖高于正常但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者是最重要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有1.5%~10%进展为糖尿病。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报告,中国人IGT者向糖尿病转化危险居世界前列,达8%~11%/年。1997~2002年间发表了几个大型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来预防的前瞻性研究:中国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芬兰的DPS(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美国的DPP(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和欧洲的Stop-DIDDM研究。结果均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干预能有效降低糖耐量受损者的糖尿病发病率。
生活方式干预就是指健康的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健康的饮食指植物蛋白为主的饮食,包括蔬菜、水果和糖类,少吃动物蛋白和动物脂肪,少吃蛋黄,不喝酒,不抽烟。总量要控制,每餐八分饱,荤素搭配。每天坚持中等强度锻炼至少30分钟,不必做剧烈运动。
生活方式干预是一个花费少、好处多、没有副作用,且能使大部分人恢复健康的好方法,可是很多人不能坚持,还有少部分人对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不满意,这时候就需考虑药物干预。
14.当糖尿病遭遇低血糖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糖尿病的特征是持续的高血糖,许多糖尿病患者当然清楚这一点,所以很多人会认为低血糖和他们没有关系,其实这是一个错误。和高血糖一样,低血糖也可以经常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严重后果。在一定意义上,严重低血糖比高血糖的危险和危害还要大。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能败坏一生认真降高血糖的成果。
实际上糖尿病患者身上始终存在着低血糖与高血糖这对矛盾。
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4.44~6.67mmol/L,空腹血糖浓度低于
3.89mmol/L称为低血糖,如果血糖持续下降到低于2.5mmol/L,就可发生精神和意识的障碍,甚至昏迷,大脑对低血糖最敏感,对低血糖的耐受性最差。
如果出现心慌、出汗、饥饿感、无力、手抖、视物模糊、面色苍白、头晕、头痛等症状,或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应该想到低血糖的可能。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发生低血糖呢?
一是反应性低血糖。少数2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由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可在下一餐之前出现反应性低血糖,大多发生在餐后4~5小时,尤以单纯进食糖类最为显著。
二是药物性低血糖,这也是很常见的。胰岛素治疗或口服磺脲类降糖药可发生低血糖。尤其是应用胰岛素或磺脲类降糖药后半小时内没有马上进食,最容易出现低血糖。或者进食量突然减少,而降糖药物没有减量,也容易出现低血糖。
如果出现低血糖了,应该如何避免和处理呢?这里提供一些经验。
(1)立即口服甜果汁、糖水或含糖块、吃几块饼干等甜食;
(2)确保在应用胰岛素或磺脲类降糖药后半小时内进食,可以先进食后用药;
(3)进食量减少,降糖药物应随之减量;
(4)老年人慎用格列本脲(优降糖),因该药容易发生低血糖,且低血糖不容易纠正;
(5)降糖药从小剂量开始;
(6)空腹血糖控制在6mmol/L左右,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为宜,不要过低。
15.血糖的自我监测:
强调空腹血糖的重要性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最好在家中采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和管理。这里首先要强调一下,监测血糖与监测血压不太一样,一般情况下,监测血压不需要太密集,而监测血糖则需要经常,因为血糖与饮食的关系太密切,有时候半个馒头就会改变血糖,而精确的血糖值对于饮食调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标准的血糖监测时间:
★每餐前: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
★餐后2小时: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
★睡前: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
★剧烈运动前宜监测血糖:因为剧烈运动可导致血糖短暂升高。
★如有空腹血糖升高,应监测凌晨3点、5点的血糖,用于胰岛素治疗 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
(2)如果时间紧,不能频繁监测,至少每周监测空腹血糖2~3次。
(3)每3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4)注射胰岛素或是用促胰岛素分泌药的患者应每日监测血糖1~4
次。血糖控制稳定后,逐渐延长监测间隔的时间。(5)1型糖尿病患者应每日至少监测血糖3~4次。
(6)生病时或剧烈运动前后应增加监测次数。
(7)生病或血糖高于20mmol/L(360mg/dl)时,应同时测定尿酮体。
(8)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患者应每周监测1天或2天。
(9)血糖控制差或不稳定或其他急性病应每日监测,直到血糖得到控制。
(10)尿糖的自我监测是血糖自我监测不能实行时的替代方法,尿糖的控制目标是阴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