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食物是人体机器的燃料

食物是人体机器的燃料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国家人民习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其热能主要来自蛋白质和脂肪,这种膳食结构不但不经济,且会因为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而不利于健康。我国人民长期以来以粮食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三大生热营养素占总热能的比例为蛋白质10%~15%、脂肪20%~25%、糖类60%~70%。

人是恒温动物,必须产生足够的热量,以维持恒定的体温;人体内的各种功能的实施,都需要消耗能量,尤其是人在劳动和运动时付出的能量更多。这些能量都要从摄取的食品中产生。

那么,热能是怎样产生的呢?在讨论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结构时,曾经讨论过,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才能被肠壁吸收。现在要告诉你,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他们的基本结构都是由碳分子链组成的碳氢化合物或碳氢氧化合物,其中的碳链都是由多个原子构成的,只是个数不同而已。碳链上的原子数,以葡萄糖为例,是6个碳原子的碳链,在一种特殊的酶的作用下,有一个碳原子进行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变成剩下的5碳糖,接着又在另一种酶的作用下,将其中一个碳原子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变成剩下的4碳糖,这样,碳原子一个一个地被氧化,在每次氧化的过程中,都产生了能量,这些能量,再经过磷酸腺苷系列中磷酸键不断变化,即从一磷腺苷、二磷腺苷和三磷腺苷之间的不断互变中的传递,把能量传递到需要能量的细胞内结构,这就是人体代谢的基本生物化学过程“三羧酸循环”,这些变化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脂肪变成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变成氨基酸后,他们也都是碳链结构,所以他们的产热也是按照这个途径进行的。

热能是一切生物体,包括人类维持生命和一切活动所必需的能量。这种能量只能来自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三大产热营养素,这些产热物质是人们每日膳食的主要部分。它们进入机体后,通过生物氧化,将其内在的化学潜能变成热能并释放出来。供人类食用的植物性食物中的热能是从太阳中得来的,而动物性食物中的热能则又从植物中取得,总的来说,我们享用的热能来源于太阳。

各国人民的饮食习惯不同,热能来源也不尽相同。西方国家人民习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其热能主要来自蛋白质和脂肪,这种膳食结构不但不经济,且会因为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而不利于健康。我国人民长期以来以粮食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三大生热营养素占总热能的比例为蛋白质10%~15%、脂肪20%~25%、糖类60%~70%。这是典型的东方人膳食,大量的医学资料证明,这种食品比例的习惯既经济实惠,又有利于健康。

对于产热营养素的消耗,也与摄取食品的习惯相关,以粮食为主食的中国人,从消耗产热营养素的顺序看,一般情况下,人体总是先消耗糖,然后消耗脂肪和蛋白质,最后消耗体内储备的脂肪。

脂肪热能占总热能的百分率:成年人为20%~25%,少年儿童为25%~30%,婴儿为30%~45%,(不分性别)。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事实也必须认识:体内的葡萄糖可转化成肝糖原储存在肝细胞,转化成肌糖原储存在肌肉细胞,以备需要时应用,脂肪也可储存,其储存库包括全身的皮下、大网膜、肠系膜,以及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间隙等“仓库”内,堆积大量的脂肪作为产热的后备原料。此外,当摄入量超过了需要量时,多余的氨基酸、葡萄糖、脂肪酸、甘油等,都可转化为脂肪堆积起来,大胖子就是这样产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