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肥胖的形成因素,一是与遗传因素有关。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体型肥胖的父母所养育的子女体重也往往高于标准体重。科学家推测,患有肥胖病的父母所生育的子女,可能在人体某一遗传基因位点上有所改变,从而导致子女发生肥胖的可能性远远高于正常人。二是与饮食结构、进食方式有关。每天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糖类)和脂肪类食物的人,特别是又缺乏锻炼,大量过剩的营养物质很容易在体内变成脂肪而积蓄下来,从而导致肥胖。三是在婴幼期、青春发育期、妇女妊娠、哺乳期和绝经期,男性45岁以后这些阶段,内分泌常发生一些变化,如果同时存在营养过剩,极易发生肥胖。
肥胖的成因究竟是什么?在医学界,目前尚未有定论。专家认为,肥胖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甚至感冒、打喷嚏也会使人肥胖,这是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结果。他们发现,引起咳嗽、打喷嚏和其他感冒症状的一种名为AD-36的病毒,可能会干扰食物消化的正常过程,使机体将过多食物转化为脂肪。
除此而外,科学家们还在人体中发现了“肥胖基因”。这种基因是将人体细胞转化为脂肪细胞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如果缺少这种基因的参与,即使导致人体增重的其他因素均已具备,也不会使人发胖。
又有一种说法是,肥胖基因比较“偏爱”女性,有传女不传男的特点。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报道,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如果父亲肥胖,女儿很可能会遗传父亲的肥胖基因,但儿子就不会。医学界人士推断,这与女儿、儿子接受的父亲的染色体不一样有关。
究竟是谁惹的祸?在没有找到真正的罪魁祸首之前,人们普遍愿意将肥胖的原因归结于两个字:“懒”与“馋”。因为人们知道,肥胖堆积的原因就是热量的入大于出。从现实生活的经验看,这一结果形成的途径主要有两条:要么是运动少了,要么是吃得多了。
“任何一种吃起来很香、嚼起来很酥软的食物,都有热量过高的嫌疑,因为‘香’的物质基础就是动物脂肪。”北京协和医院的一位教授如此告诫说。任何一种可口的食物都有可能增加体重,而且是“请神容易送鬼难”——好不容易走40分钟消耗掉的热量,只需一听“可乐”就全补回来了。
专家新近对“节能型肥胖病”研究发现,人体内存在着一种能控制能量消耗的组织,叫“褐色脂肪组织”,这种组织的数量和水平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它与先天性遗传有关。褐色脂肪组织功能强者,体内燃烧脂肪的能力和水平就高,不会出现“能量过剩”,所以,这类人怎么吃也不会发胖。相反,褐色脂肪组织功能弱者,能量消耗水平就低,容易形成体内能量节余和堆积,因而给人产生一种“喝口凉水也长肉”的紧张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