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急性胆囊炎(acutecholecystitis)是指胆囊管阻塞和细菌感染引起的胆囊急性炎症。80%伴有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二、病因
1.胆囊出口梗阻90%以上的胆囊炎伴有胆结石病,无结石者则少于5%。除胆石外,蛔虫、华支睾吸虫、梨形鞭毛虫等也可造成胆囊出口的梗阻现象。
2.细菌感染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早期并非细菌感染,由于胆囊的缺血、损伤、抵抗力降低,发病1年后,50%以上的患者可继发细菌感染,多为肠道寄生菌群。
3.胰液反流反流入胆道内,被胆汁激活的胰消化酶可侵蚀胆囊壁而产生急性胆囊炎。
4.性激素的影响妇女在妊娠时,由于性激素的影响,可使胆囊排空延缓,胆囊扩张,胆汁淤积而导致急性胆囊炎。
5.神经、精神因素迷走神经阻断术后,疼痛、恐惧、焦虑等神经及精神因素的影响也可使胆囊排空障碍,而导致胆汁淤积,囊壁受到化学刺激而引发胆囊炎。
三、临床表现
1.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甚至可诱发心绞痛。
2.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3.常有恶心、呕吐、腹胀和食欲下降等。
4.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
5.腹部检查发现右上腹饱满,胆囊区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
四、临床检查
1.血尿便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
2.X线检查对急性胆囊炎并无特异性,即仅10%~15%的病例可看到钙化的胆结石,对大部分的病患均无法做一个确定的诊断。另外也有以口服或注射显影剂做胆囊X线摄影,此方法具侵犯性,现多已遗弃不用。
3.逆行性胆道造影术对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极有帮助,尤其是有相关的胰脏或总胆管病变。
4.B超检查对急性胆囊炎而言,既简单便宜、又误差很少、且不具侵犯性、可说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检查。主要是因它有高达90%以上的正确诊断率。
5.CT检查主要是观看胆囊外围的脏器,如肝脏、胰脏、肾脏等,有无其他的病变,以便做治疗时,作为进一步的评估和依据。
五、治疗方法
急性发作期宜保守治疗,如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手术。
1.非手术疗法
(1)适应证:①初次发作的青年患者;②经非手术治疗症状迅速缓解者;③临床症状不典型者;④发病已逾3d,无紧急手术指征,且在非手术治疗下症状有消退者。
(2)针刺、中医中药治疗。
(3)常用的非手术疗法包括卧床休息、禁饮食、输液,必要时输血,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腹胀者应予以胃肠减压,应用广谱抗生素(头孢霉素类,氧氟沙星,甲哨唑),适时应用解痉止痛与镇静药。
(4)对慢性病例的治疗可用利胆药(消溶肝胆结石片),同时注意饮食调节。
(5)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2.手术治疗行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的根本治疗方法。有下列情况时,应施行紧急手术:
(1)临床症状重,不易缓解,胆囊肿大,且张力高有穿孔可能者。
(2)腹部压痛明显,腹肌强直,腹膜刺激症状明显,或在观察治疗过程中,腹部体征加重者。
(3)化脓性胆囊炎有寒战、高热、白细胞明显升高者。
(4)非手术治疗症状未能缓解或病情恶化者。
老年患者,胆囊容易发生坏疽及穿孔,对症状较重者应及早手术。
六、健康指导
(一)饮食治疗
1.急性期在急性发作期时应禁食,使胆囊得到充分休息,以缓解疼痛。可由静脉输液以补充营养,多饮水,并在饮料中注意补充钠和钾。待病情好转后,可给予高糖类的流质,如米汤、果汁、果汁胨、杏仁茶、藕粉等。患者逐步适应后可增加过箩粥,冲蛋清。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地增加食物的品种与脂肪量,如米粥、麦片、面包、饼干(少油)及少量的碎软蔬菜、水果等。应少食多餐,满足糖类和蛋白质的量,适当限制脂肪。脂肪摄入过低时,也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当急性期消失后,应从无脂饮食改为低脂饮食。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应忌食刺激性或产气食品,如牛奶、萝卜、苤蓝、洋葱等;禁饮酒;忌食引起胃液及胰液分泌的食物,如肉汤、鸡汤、牛奶、蛋黄等。术前12h禁食,术后24h禁食,可由静脉补液,当肠蠕动恢复,并有食欲时,可吃低脂清流饮食,以后逐步过渡到低脂半流或低脂软饭。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会发生代偿性扩张,部分担当起胆囊的功能以便使胆汁浓缩和贮存,逐渐适应消化吸收的需要,以缓解脂肪和消化之间的矛盾。
2.慢性期
(1)热能:供给正常或稍低于正常量热能,约8.37MJ(2000kcal)/d,肥胖者宜限制热能。
(2)低脂肪:严格限制脂肪摄入量,每天<20g,后可逐渐增加到40g以内。主要应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而植物油脂有助于胆汁排泄,可以适量选用,但应均匀分布于三餐饮食中。
(3)低胆固醇:每天摄入量以<300mg为宜,重度高胆固醇血症应控制在200mg以内。禁止食用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肝、肾、脑等内脏,鱼子、蟹黄、蛋黄等食物。
(4)适量蛋白质:每天供给50~70g,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胆汁分泌,影响病变组织的恢复;应适量给予高生物价蛋白质,如豆制品、鱼虾类、瘦肉、蛋清等食物。
(5)糖类:每天300~350g,以达到补充热能、增加肝糖原、保护肝细胞的目的。应供给复合糖类为主的食物,适当限制单糖,如砂糖、葡萄糖的摄入;对合并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者更应限制。
(6)供给丰富维生素:维生素A有防止胆结石作用。其他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B族维生素也应充分供给。
(7)食物纤维:食物纤维不但有利胆作用,且有利通便功能,促使肠内产生的吲哚、粪臭素等有害物质尽快排出,防止胆囊炎发作。可选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水果、粗粮及香菇、木耳等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食物。
(8)少量多餐:少量进食可减少消化系统负担,多餐能刺激胆道分泌胆汁,保持胆道畅通,有利于胆道内炎性物质引流,促使疾病减缓和好转。
(9)大量饮水:多喝水和饮料,可以稀释胆汁,促使胆汁排出,预防胆汁淤滞,有利于胆道疾病的恢复,每天以1000~1500ml为宜。
(10)饮食禁忌:刺激性食物和强烈调味品,如辣椒、咖喱、芥末、酒、咖啡等;油煎油炸及产气食物,如牛奶、洋葱、蒜苗、萝卜、黄豆等。注意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
(二)常见食疗方
1.二金公茵汤茵陈60g,金银花60g,蒲公英40g,连翘40g,赤芍30g,柴胡10g,鸡内金10g,黄芩10g,大黄10g,姜半夏10g,生甘草10g,猪胆汁2ml。每日1剂,水煎服,病重痛甚者每日2剂,4h服药1次。适应证:急性胆囊炎。
2.舒肝利胆汤金钱草15g,赤芍15g,薏苡仁15g,茵陈15g,大黄12g,白术12g,川楝子12g,柴胡9g,蒲黄9g,五灵脂9g,黄芩9g,枳壳9g,鸡内金9g,青皮9g,木香6g(后下),玄明粉6g(另冲),胆草6g。每日1剂,分2次服。适应证:急性胆囊炎。
3.鸡蛋黄瓜藤饮黄瓜藤100g,新鲜鸡蛋1个。将黄瓜藤洗净后,用水煎至100ml,再取汁冲服鸡蛋。每日1次,清热利胆,但对虚寒者不且用。适应证:急性胆囊炎。
4.马齿苋芦根饮马齿苋10g,芦根25g,用清水煮沸,或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消炎利尿效果较好。适应证:急性胆囊炎。
(三)药膳
1.蒲公英粥蒲公英60g,金银花30g,粳米50~100g。煎蒲公英、金银花,去渣取汁,再加入淘净的粳米煮粥。每天2次,温热服食。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肝炎、胆囊炎等炎症。注意虚寒泄泻者忌用。
2.茅根公英粥白茅根、蒲公英各60g,金银花30g,粳米50~100g。先煎白茅根、蒲公英、金银花,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作粥。任意服食。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用于急性肾炎,小便不利,胆囊炎等。
3.玉米须茶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g,加水1000ml,煎30min后去渣,加白糖适量温服。每日3次,每次250ml。急性发作期可大量饮用。功效:泄热,利尿杀菌,利胆平肝,适用于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肾炎水肿等。饮用玉米须茶时,根据民间经验禁用下列食物:酒、糯米、鱼卵、干鱼子、肥肉及辛辣料等。
4.生姜橘皮茶生姜6~10片,橘皮、鸡内金各10g。加水适量煎煮约20min。调入白糖少许,水煎代茶饮。可常服用。主治胆囊炎。
(四)中药验方
(1)当归、白术、柴胡、黄芩、香附、龙胆草、丹皮、莪术各9g,白芍、郁金、川楝子各12g,云苓、茵陈各15g,甘草3g。水煎服。适应证:急性胆囊炎、肝胆气滞证。
(2)柴胡、黄芩、青皮、枳实、大黄、栀子各9g,郁金、川楝子各12g,茵陈21g。水煎服。适应证:急性胆囊炎。
(3)半夏、栀子、龙胆草、木香、郁金、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各9g,茵陈30g,柴胡、黄芩各15g。水煎服。适应证: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4)柴胡18g,大黄、白芍、枳实、黄芩、半夏、郁金、陈皮各9g,生姜12g。水煎服。适应证:急性胆囊炎、肝胆气郁火结证。
(5)黄芩、柴胡各15g,茵陈30g,栀子、龙胆草、木香、郁金香、大黄(后下)、芒硝(冲)各9g。水煎服。随证加减。适应证:急性胆囊炎、邪盛火炽证。
(6)威灵仙3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0d为1个疗程。适应证:急性胆囊炎。
(7)生大黄、郁金、金铃子各15g,积雪草、栀子各12g。水煎服。适应证:急性胆囊炎。
(8)金钱草15g,赤芍15g,薏苡仁15g,茵陈15g,大黄12g,白术12g,川楝子12g,柴胡9g,蒲黄9g,五灵脂9g,黄芩9g,枳壳9g,鸡内金9g,青皮9g,木香6g(后下),玄明粉6g(另冲),胆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适应证:急性胆囊炎。症见右上腹持续疼痛,阵发性加重,并向右肩背放射,伴口苦咽干,纳呆,或有不同程度畏寒、发热、恶心呕吐,或见黄疸。
(9)茵陈60g,金银花60g,蒲公英40g,连翘40g,赤芍30g,柴胡10g,鸡内金10g,黄芩10g,大黄10g,姜半夏10g,生甘草10g,猪胆汁2ml。每日1剂,水煎服,病重痛甚者1日2剂,4h服药1次。适应证:急性胆囊炎。症见右腹疼痛,向右肩背放射,恶心呕吐,食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五)掌握急性胆囊炎穿孔的指征
如腹痛呈持续性钝痛或绞痛、高热持续不退、黄疸加深,出现腹痛、压痛、反跳痛及局限性腹肌强直扩散至腹部其他区域甚至全腹时,提示胆囊已穿孔。
(六)针刺治疗止痛
具有解痉止痛、利胆排石、降逆止呕作用,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其他疗法使用。
1.针刺
(1)穴位:胆俞、中脘、足三里、治胆穴、阳陵泉。绞痛加合谷;高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
(2)针法:选以上穴位2~4个,深刺、重刺,持续捻针3~5min,留针30min,每日2次。
2.电针
(1)穴位:右胆俞(阴极),治胆穴,日月,太冲(阳极)。
(2)方法:进针,有针感后接电针仪,使用可调波,强度由弱逐渐加强,以可耐受为度,每次30min,每日2~3次。
3.水针
(1)穴位:胆俞,足三里、中脘、治胆穴。
(2)方法:选1~2个穴位,每穴注射当归液或红花液2ml;或10%葡萄糖液5ml,进针有针感后快速推注,每日1~2次。
4.耳针
(1)穴位:肝、胆、脾、胃、十二指肠、神门、交感。
(2)针法:选上述反应明显的2~3穴,重刺激,留针30min,每日2次。
(七)急性胆囊炎中医外治法
(1)解痉止痛膏1贴,敷中脘穴处,1h后疼痛消失,治疗胆绞痛。
(2)取天枢、气海、中极、关元等穴位拔罐治疗。主治上腹部疼痛。呕吐者,可先在鸠尾、巨阙行针刺拔罐治疗,也可配用中药贴敷穴位。中药为:白术10g,川朴10g,木香10g,乌药10g,郁金10g,白芍10g,玄胡10g,研末调膏敷用。
(3)取白蔻适量,打烂,敷于手腕上,待起疱时刺破,除去黄水,具有退黄之功效。
(4)取鲜毛茛适量,捣烂,团成丸如黄豆大缚臂上,夜即起疱,用针刺破,放出黄水。
(八)家庭应急处理
(1)卧床休息,暂禁食。
(2)有条件者可插入胃管进行胃肠减压。
(3)腹痛时可口服阿托品、溴丙胺太林和硝酸甘油等药物,也可针刺胆囊阿是穴、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
(4)禁用吗啡药物。
(5)尽早送往医院进一步诊治,必要时需行手术治疗。
(九)预防
(1)保持乐观的心态。
(2)注意休息。
(3)少吃肥肉、奶油、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多脂类食物。
(4)食物以瘦肉、鱼、豆制品、蔬菜、水果及米面等为主。
(5)忌食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物。饮食要细软易于消化,少吃多餐。
(6)对于经过治疗处于恢复期胆囊炎患者来说,进行一些适量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工间操等,则可有助于增强胆囊肌肉的收缩力,防止胆汁在胆囊内滞留,对于炎症的控制和康复还是有利的。
(十)就医指导
(1)右上腹有剧烈的疼痛。并向右肩放射痛感。
(2)发热、恶心及呕吐。
(3)出现黄疸。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送医院处理,否则可能会威胁生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