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量一定要适合自己的体质水平。如何判断运动量是否合适呢?其实,在跑步过程中,锻炼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主观感受来判断。它可以作为制定调整健身计划的参考依据之一。身体一旦出现不适的反应,就可以及时判定,及时调整健身计划,避免运动“伤身”。
判断运动量是否合适的主观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精神状态 精神状态可以反映出锻炼者身体的综合情况,尤其是可以反映出运动量是否符合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水平。如果锻炼后,锻炼者感觉精神放松、精力体力充沛,说明运动量比较合适;如果锻炼后,锻炼者感觉身体疲惫、无精打采、精神压抑或者情绪易变、容易激动、暴躁等,则说明运动量过大,在以后的锻炼中需要适当降低。
2.运动兴趣 跑步时的运动兴趣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运动量是否合适。运动兴趣从大到小可以这样排列:很喜欢、一般喜欢、不喜欢、非常不喜欢、十分厌恶。如果在运动的时候感觉心情愉快,非常喜欢去跑步锻炼,那就说明运动量适合自己目前的身体情况。如果锻炼者对跑步根本提不起兴趣,甚至出现了厌恶心理,可能是由于锻炼方法不合适或者运动量过度造成的。这需要锻炼者分析引起问题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改变锻炼方法或者适当降低运动要求。
3.不良反应 锻炼者在运动以后,会出现肌肉酸痛的情况,这是机体适应锻炼量的正常的生理反应。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这种酸痛感就会自然消失的。如果人们在跑步过程中或者结束运动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胸闷、腹部疼痛、四肢无力、无法行走站立等情况,则说明运动量超过了身体所能承受的负荷程度。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息,在以后的锻炼中降低运动量。
4.睡眠状况 跑步锻炼能够调节大脑和神经的工作状态,经常进行跑步锻炼,锻炼者的睡眠状况能够得到改善,容易入睡、中途少梦、少醒,第二天感觉精神体力充沛。如果锻炼者在跑步结束后睡眠状况不好;失眠、多梦、易醒或者嗜睡,第二天醒来精神不振、头脑昏昏沉沉,则说明运动量过大导致了身体过度疲倦。
5.食欲情况 锻炼者进行跑步健身,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这需要从日常饮食中补充。所以,经常参加跑步锻炼的人食欲应该是不错的。如果锻炼后出现食欲降低、没有食欲、厌食等症状,多是因为运动量过大造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