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老年人要进补,亦有人认为“晚补不如早补”,其实进补是有一定年龄界限的,过早进补易影响人体正常生长发育过程,过晚则失去了进补的大好时机。
传统医学认为,正常人进补,男子宜在40岁左右开始,女子宜在35岁左右开始。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黄帝内经》中认为:男子在40岁以前,精力旺盛,肌肉饱满,筋骨强健;到40岁后则开始出现“肾气衰”现象。而女子35岁前身体健壮,不仅面貌娇嫩,而且头发能长得很长很长;到35岁后,精力开始不济,面部开始焦枯,不润泽,而且头发开始脱落。现在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40岁是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生改变的界限,原发性心血管疾病很多在40岁后开始表现出症状,并逐步加重。如动脉硬化,尤其脑动脉硬化症的患病年龄基本在40岁以上;又如老年性关节炎,临床发现X线改变亦都在30~40岁以后。更有谈虎色变的癌症,肺癌好发于40岁以上;胃癌好发于40~60岁,肝癌好发于30~50岁,尤以中壮年发病率最高。这样看来,在40岁开始进补比较适宜,而且有一定的必要。
另外,中医认为中年时人的脾胃“主运化”的功能优于老年,这时既能进补亦能受补。
进补时间并非限于冬至,进补方法亦不一定是服药膏,还可以通过服用药酒、药粥、或者通过灸药饼、贴膏药,同样能达到补虚壮体的目的。
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减低,会出现弯腰驼背、慢性腰腿痛、四肢酸软无力。预防骨质疏松,保持身体挺拔,应补钙及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多食用鱼油、蛋黄、牛奶、豆类、禽类、瘦肉、虾米、水果,还需接受充分的阳光照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