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养生家一致认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从广义的角度亦称食疗或食养,是根据需要利用食物来治疗和强壮身体,达到治疗疾病和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方法。中医认为,药物多用于攻病,食物多重于调补。所以,从古至今,食补调养,不论用于治病,还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都是必需的,食物和中药并无绝对的分界。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将食品红枣、核桃、藕等食品列入药类。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按“果菜米食”作为药物的分类方法。食物和药物一样,也具有“四气五味”特性,即具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属性,可归入不同的经络脏腑,故从中医的“四气、五味”理论来认识,食物与体质的四气(寒热温凉)必须在治疗上考虑到:如热体、热病,宜多吃寒凉性食物;反之,寒体、寒病,宜多食热性食物。寒性食物有:绿豆、荞麦、小米、豆腐、豆浆、油菜、白菜、苋菜、黄瓜、甜瓜、西瓜、竹笋、茄子、梨、藕、甘蔗、百合、白果、柿饼、兔肉、田鸡、螃蟹、鳖、龟等;温性食物有:麦面、酒曲、蚕豆、生姜、大葱、胡萝卜、桂圆肉、荔枝、红枣、红糖、葡萄、蜂蜜、核桃、乌梅、李子、栗子、鸡肉、鸭肉、狗肉、羊肉、牛肉、鹿肉、鲫鱼、海虾、鲢鱼、鳝鱼;平性食物有:糯米、黄豆、豌豆、豇豆、山药、南瓜、黄精、枇杷、花生、猪肉、鲤鱼等,可供食用时参考。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切药物都要通过人体的吸收运送才能发挥作用。在食补时应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病症来选择食物。不能只孤立地看食物的价值,所谓高贵的补养药品,还要看到人的整体和不同人的特点,看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以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如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的具体情况不同,补虚时也有所不同。阴虚体质人,即常口燥咽干、手足心热、舌红苔光剥,俗谓热性体质人,多消瘦,宜多吃凉性食物;相反,阳虚体质人,畏寒、四肢不温、面色苍白、舌淡、勃起功能障碍、早泄,宜多吃热性食物。有些老年人头晕、目眩者,是肝肾阴虚肝阳上逆表现,宜多吃蔬菜、水果或壳类海产品等;如肠燥便秘宜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香蕉等水果及含油脂的食物;反之,阳热之体忌辛辣之品,寒体寒病忌生冷瓜果,脾胃湿热重忌油腻呆胃之品。
所谓“虚不受补”,是说服用补品,如人参、鹿茸或吃了羊肉汤、狗肉等大温之食品,出现了口干、唇焦、烦躁、夜不能寐等虚火上炎及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体虚脾胃虚弱,腻滞之品伤胃所致,另一方面是用了补阳与补气之品,更宜使阴虚体质之人原有的“虚火”症状加重。阴虚体质不能盲目地用温热补品,而应以滋阴液为生,这样才能收到补而有益的效果。气虚者,表现乏力,气短懒言、头晕、出虚汗、小便清长,可以食用胎盘、人参炖鸡汤等。血虚,表现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手足发麻、舌质淡者,可以常吃红枣、桂圆、动物的血和肝脏。甲鱼、乌龟和淡菜都是阴虚患者的好补品。牛、羊、鹿肉温中补虚,狗肉味美香浓,能和血暖身,是阳虚体质的好补品。
提倡素食是我国古代养生家的一贯主张,佛教、道教养生家均遵循为养生大法,不可破规。多用清淡素食,少用晕肥厚味,对于保健长寿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孙思邈提倡老人的食物“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大米等为佳”,还强调“善养性者常需少食肉,多食饭”。
食宜淡,不宜食盐过咸。古人说:“盐者胜血”,“咸使血凝”。现代已认识到饮食过咸与高血压病的高发病率有关。食物要求清淡,但也不能过于清薄粗糙,否则味同嚼蜡,不能适口,也会影响食欲,使营养缺乏,有损健康。元代《寿亲养老新书》中记载:“牛乳最宜老人,平补血脉,益心,长肌肉,令人身体健康,润泽,面目光悦,志不衰,故为人子者常须供之,以为常食……”常食牛乳有益老年身心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