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的概念有狭义、广义之分。从广义讲,各种对身体的细胞、组织、器官有损害的物质都可称之为毒。它一般经由两个途径产生:其一为内生之毒,即人体内脂肪、糖、蛋白质等物质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其二为外来之毒,即由外部环境带入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化工制品、药物以及被污染的大气、水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呼吸、饮食等方式进入人体成为“毒”。内生之毒与外来之毒始终与人类相伴相随,但没有哪个时期的人类会像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那样,对环境恶化和生活方式的巨变而引发的内外之毒这样“敏感”与“紧张”,因此,当各类排毒保健品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时,渴望健康的人们都会禁不住怦然心动。
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例如工业“三废”、残留农药、水源污染、生活垃圾等,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许多人可能还不知道,过量的营养物质可成为危害健康的“毒物”。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及纤维素等,如摄取过量可引起中毒或营养失衡而有损健康。不良嗜好,如抽烟、酗酒、吸毒、喜食咸食或熏烤腌制食物等,是健康的杀手。保健品及治疗用药使用过多、过量、过杂而产生严重的毒性作用和副作用,也会危害健康。当粮食、果蔬、水和空气被毒物轻度污染时,人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吃进或吸进有毒物质,日积月累悄悄地吞噬和毒害机体健康,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有关保健专家提出了“排毒”重于“进补”的现代保健新观念。
排毒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坚持适宜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毒物抵抗力和加速毒物排泄的能力;②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时常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肠道内的糟粕和毒物的排除;③戒烟、戒毒、少饮酒,尽量减少毒物进入体内;④经常选食一些具有抗污染、清血毒的食物,如猪血、菌类、绿豆、海带、葱蒜、鲜果汁等,以保证血液清纯,减少发病隐患。⑤如果患了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以防“药毒”损害人体健康。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已具备了一种强大的排解毒素的内在保护机制。绝大多数情况下,当机体运转自如时,我们完全可以对人体天然的排毒机能充满信心。人体自动排毒的途径有化解与排出。人体的许多器官(如肝脏、肾脏)都具有化解毒素的能力,例如肠道产生的代谢性毒素和细菌类毒素会经由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的解毒功能就会将之化解。此外,体内的毒素还可由多种渠道“排出”体外,在后一点上,人们不乏认识上的误区。
排大便虽是人体排毒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却不是惟一的途径。像排尿、呕吐、出汗、呼出气息、分泌唾液等都可以排出毒素。值得注意的是,时下众多排毒类保健品大多是针对胃肠道的,其排毒的主要机制在于促进大便的排泄。而一些消费者也因此片面地认为,体内有毒就表现为大便不畅,只要大便通畅就能起到排毒的作用。事实上,如果“毒”隐匿在人体体表,就应用发汗而不是排便的方法;如果“毒”入侵至血液里,排大便更是“鞭长莫及”,起不了更大的作用,因此,对于那些天生代谢能力较弱或难以依靠自身机制排毒的人来说,服用一些药物或保健品帮助排毒确有一定的作用,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选择排毒的方式。
中医的突出特征是针对个体的辨证施治,排毒也如此。中医将人的体质类型大致分为虚实热寒,其间不同的个体还会有更为细致的差别。同样是大便不通,有的人吃1克大黄会泻得很厉害,有的人吃10~15克大黄也没什么反应。因此治疗时一定要因人而异,体虚体寒的人就不宜用泻大便的方式来排毒。
时下,不少爱美的女性也希望通过服用排毒类保健品来达到美容养颜的目的。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美容主要涉及气血两个因素,血虚皮肤就会显干燥,缺少柔润的颜色;而血热则面部会发疹生疮。气与血又常常互为影响,当气分不足时,人面就会萎黄,而当气分热重,面部就会发燥生疮。与此相对应,中医讲美容历来就有两个角度,即补与泻。“排毒”的理论主要出自中医的血热气重之说,它多依重于“泻”而起不到“补”的作用,因此,时下众多排毒类美容保健品可以说只适合部分人群,对于那些气血虚弱不足的人来说,不仅不应该泻,反倒应该进补才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