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用补药应注意些什么

服用补药应注意些什么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服用补药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恢复元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也是为了防治老年病,以便健身养生、延年益寿。因此,服用补药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倘若自服补药,等于火上浇油,必定滋生他病。因此,进补前必须辨清阴阳虚实,遵照医嘱,有的放矢的进行,万不可滥服。因为夏季是支气管炎、哮喘病的缓解期,此时虚像突出,若能进补固本,可减轻冬季病症的发作。

补药,既有饮片(如人参当归、黄芪、黄精等单味中药),又有成药(如蜂王精、阿胶补血膏、参芪补浆)。饮片一般配入汤剂煎服,成药则不然,一般装潢精美,启封即饮,携带方便,口味甜润,故备受青睐。随着养生保健医学在我国的兴起,各种营养补剂也应运而生,而且名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某些中老年人,他们出于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担心或对营养补剂的一味偏受,就不管自己有病无病、虚证实证,盲目滥服补药,殊不知这么做不但得不到原有的疗效,到适得其反地增添了疾病,影响了健康。

服用补药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恢复元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也是为了防治老年病,以便健身养生、延年益寿。但是,“补”是针对“虚”而言的,就是说,当人体在正气不足,虚像迭起的情况下,才能进服补药,“虚像”,中医叫做“虚证”,根据虚证有不同临床表现,又分成阴虚、阳虚、气虚、血虚、脾虚、肾虚等不同类型。因此,中医在补益诸虚病症中,往往要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用补阴、补阳、补气、补血、补脾、补肾等不同方法,尤其重视“虚什么,补什么”的治疗法则,这样才能保证补而不偏,也不致出现“补而助火”的反作用。因此,服用补药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辨别病症阴阳虚实:所谓“补”,就是补患者之虚亏和不足。但是,中医病症在临床表现上往往错综复杂,也就是说,有的人貌似体虚,其实“虚”中还夹杂着“实证”,而“虚中夹实”的患者是不能进补的。例如:某人自感乏力,精神萎靡,胸闷不舒,食欲缺乏,但大便数日不解,小便黄,舌苔黄腻等。倘若自服补药,等于火上浇油,必定滋生他病。因此,进补前必须辨清阴阳虚实,遵照医嘱,有的放矢的进行,万不可滥服。

(2)要掌握适当药量:补药入口以后,要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变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所以中医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但是,运用补药补虚养身,有一个循序渐进、日久见功的过程,这就是说不能一见虚证,就大补特补,超量服药而急于求成。否则就可能引起脾胃消化无力而导致胸腹胀满不舒,甚至发生其他病症。一般说来,对于大手术、大出血,使气血突然大伤,正气欲脱的患者,可急用人参30克煎汤补虚救治。若对慢性病或急性病以后的调养期,就可使用药性平和、药力和缓的营养补剂,分多次少量饮服,一般以早晚空腹每服一匙为佳。

(3)要掌握煎服方法:凡一切补益药饮片,大多是植物的根、茎块状,质地致密。因此在煎药之前,应该将药放在锅内先浸泡2小时,然后再加水至药平,煮开后以小火煎1.5个小时左右,间隔翻动药物数次,使其尽量煎透。每剂药应煎2次,煎第2次时可少加些水,煎的时间为1小时左右,将所取之药汁,一般多在饭前空腹服或早晚分服。

(4)要掌握补益的季节时机:进服补药,一般多为年老体虚或老年慢性病患者久不愈。对于年老体虚者,宜在冬季补益,此取中医“冬三月者为封藏”之说,意思是冬天养精蓄锐,来年可少得疾病。对患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而且一到冬天病情加剧者,应该在夏天进服补药,这在中医叫做“冬病夏治”。因为夏季是支气管炎、哮喘病的缓解期,此时虚像突出,若能进补固本,可减轻冬季病症的发作。

总之,服用补药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擅自滥服。其他如在感冒或患有感染性疾病时,亦应暂时停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