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长期把补药和补品打等号,以为补药即补品,其实这是一种普遍的误解。用以治病者谓之药,故凡使用补药者,按理应经医师认真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症状与脉象舌象,确定虚在何处,再予补药,并进行合理配伍,方能获事半功倍之效。而对那些正气不足,确有虚证,但邪气猖獗的病症,则须同用祛邪药,滥用补药反会开门揖盗,适得其反。补品则多系指食物中的补益之品,如鸡鸭肉、蛋类、奶类、麦片、木耳、香菇、海味等,对此类补品则只须根据自己的身体与经济情况选用便可了。
有人以为吃些补药反正对身体有益无害,甚至有人将之当作返老还童、延年益寿的妙药灵丹,这也是片面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本无病,正如一只炉火熊熊的煤炉,为何偏要投进几块炭呢?应当知道,补药在中医药中是一类补养人体阴阳气血不足,用以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此类药都有一定的适应证与禁忌证,而非男女老少人人皆宜。
例如枸杞子,人们喜欢用它来蒸鸡、泡酒,视为补品。但若使用不当,则可致痰湿内阻而出现痰多稀白,胸闷纳差,腹胀腹泻等症状。因枸杞子只是一味滋补肺、肾、肝阴的补阴药物,适用于少痰干咳、口渴津少、头痛眩晕、发热盗汗、双目干涩等阴虚或津阴不足之证。
又如鹿茸,有人在服鹿茸后,血压上升,鼻部流血,这便是鹿茸用之不当,助火劫阴之故,故阴虚的患者不能用。对鹿茸这壮肾阳、强筋骨的补阳药,只适用于形寒肢冷、勃起功能障碍、遗精、遗尿、尿频等肾阳虚,亦可用于脾阳虚的泄泻、食欲缺乏。
还有人参、黄芪更备受人青睐,被人视为强身健体、抗老防癌的上品。其实,此二药如使用不当,亦可致腹胀、胸闷、纳差等,故对脾胃有痰湿者要慎用。人参、黄芪是有补肺益脾功效的补气药,只适用于神疲乏力、咳嗽气短、言语低微、胃痛喜按、大便溏薄等肺气虚或脾气虚的证候。
当归系补血药,有养血安神的作用。但若一味将之煮蛋、炖羊肉,当作补品食用,亦不合理,并可能引起食欲缺乏、完谷不化之弊。而对于失眠心悸,面色乏华,妇女月经不调、量少色淡等阴血亏损者,则属适应证。
总之,补药不等于补品,用药如用兵,进补虽是好事,但应掌握进补的分寸,也别忘了请教医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