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绪调节重在养心

情绪调节重在养心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情绪的波动是人们心理状态的反应。心理健康,情绪才能稳定。此时,不仅人们的情绪平稳,波动小,而且躯体和五脏也处于最稳定的状态,表现为内分泌活动良好、免疫力强大、自主神经平衡、机体代谢旺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的大脑至少可以合成50种神经驱动性“药物”,影响自身免疫功能,调节生理平衡。所以调节情绪首先要养心,心平才能气和。儒家以孔子为宗师,在养生中强调修养、道德与寿命的关系。

情绪的波动是人们心理状态的反应。好的心理状态,才会有好的情绪。心理健康,情绪才能稳定。正常有序的心理活动表现为宁静、稳重、和谐的心境,这种心境能保持强有力的生理功能。此时,不仅人们的情绪平稳,波动小,而且躯体和五脏也处于最稳定的状态,表现为内分泌活动良好、免疫力强大、自主神经平衡、机体代谢旺盛。

如果心理状态不好,产生各种不良心理,如自卑心理、懦怯心理、猜疑心理、排他心理、逆反心理、冷漠心理、妒忌心理、自私心理等,那么情绪必然起伏波动,或怒或悲,或忧或恐,或忧郁寡欢,或怒不可遏,从而伤肝损肺。

古人说:“心病还要心来治”,不良情绪是心理疾病,自然要通过心理调节来医治。专家指出,大脑本身就能形成调节情绪的物质,自己完全可以当好自己的心理医生。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的大脑至少可以合成50种神经驱动性“药物”,影响自身免疫功能,调节生理平衡。所以,意志坚强、心情开朗是做自己心理医生的关键。美国抗癌协会发表一项研究报告表明,有极少数轻松愉快者的癌症自然消失,而且极少复发。研究认为至少有10种因素可以产生这种效果,但心理免疫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耶鲁大学席格博士认为,患者深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时,他的精神系统就会传达这样一个指令。心理作为一种意志活动,善加利用,就会激活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起到预防胜于治疗,为自己防病治病的目的。

所以调节情绪首先要养心,心平才能气和。关于养心与健身的关系,我国前贤先哲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这里作一简介:

1.儒家主张修“德”养心 儒家创始人孔孟关于养生的说法较多,但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养心。他们认为养心是长寿的关键。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仁者寿”。这“仁者”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解释说:“仁者、爱人。”这就是说待人要宽厚大度,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大德必得其寿”,孔子在《中庸》中对此说得更加明确,就是修“德”养心,才能高寿。

我们的周围经常会看到因大德而得其寿的老人,他们尽管满头银丝,但依然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这就是因为他们德高望重,安心处世,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理宁静。“心底无私天地宽”。因为“无私”,所以终日心平气和;因为宽厚待人,所以没有嫉贤妒能的邪念,心里始终是泰然自若的。一个人如果一直处于心平气和、泰然自若的状态,就可以使“主”明心正,这就是养心的关键。

孟子曾提出:不动心-寡欲-收心,最后达到“养浩然正气”。色彩缤纷,光怪陆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诱惑,金钱、官位、女色都可能使人心动神驰,孜孜以求。孟子所说的“不动心”,即指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不受外界事物的引诱,做到既“不以一得为喜”,也“不以一失为忧”,这样就可以保持内心的清静。

儒家以孔子为宗师,在养生中强调修养、道德与寿命的关系。《礼记·中庸》云:“大德必得其寿。”将养生与积极的人生精神结合起来。《易·乾象》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言提示人应不断进取而延年益寿,运动亦在其中。儒家以射、乐、琴、舞为怡情、养性、强体之法,并遵圣人之训,戒色、斗、贪,事事以养生为重。

西汉董仲舒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在《春秋繁露》中曰:“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以精神的东西(义)涵养心灵对后世养生者启发颇深。宋代学者苏东坡说:“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这就是说病后康复并无灵丹妙药,惟一的妙方是“安心”静养。安心比什么药都好。

2.道家主张顺“天道”而养心 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的学生庄子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养生学家,他主张“顺乎自然”,“回归自然”,他说,“静为天下正”,又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清静来自对外界诱惑的无动于衷,他崇尚恬淡寡欲,归真返璞,也就是以天道而养心。他又说:“心清必静,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心平气和,无欲无求,自然不会伤神损体,可“度百岁而去”了。

历代许多道深寿高的道学家,也往往是著名的养生学家。梁朝刘勰把道家养生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最上乘者是先秦时代老子倡导的清静无为;中乘者为秦汉方士的神仙服食;最下乘者是东汉末期的张道陵等。明、清以来,道家的养生学发展到了相当完善的地步,在精神、呼吸、形体、食物等修炼方面形成了整套的方法,其中许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作为道教的精华,传习至今。

道家特别强调精神方面的修炼,把“清静无为”、“离境坐忘”作为养心的核心。认为自然界博大无边,欲望又没有止境,要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物质名利,势必会劳神伤身,损害健康。要做到“不以名害身,不以位易志”,就必须“去物欲、简做事”。

道家所提倡的这种心理上、精神上的清静无为,虽然是不现实的,但对生活在快节奏、竞争激烈之中的人们,如若在紧张喧闹的现代生活中,有那么片刻的时间,使整个身心回归到自然状态,进入上乘修道境界之中,对减少疾病、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恐怕是会有裨益的。

道家也很讲究形体修炼。其主要内容有按摩、导引、拳术。道家主张练功为“性命同修”。“命”是指人体生命,“性”是指思想和精神方面。在练功中强调“意守丹田”。其功法分为三个阶段:①初关——练精化气;②中关——练气化神;③上关——练神还虚。此三关修炼法,又称“三花聚顶”。

《内经》首言《上古天真论》认为:上古真人年逾百岁而动作不衰,关键就在于能“美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古人很大比例是穷乡僻壤之民,未必刻意研究长寿之道,有什么吃什么,忙时忙,闲时闲,而长寿者众。他们都是自觉不自觉地掌握了养生的底蕴。现代心理学和医学越来越重视环境、心理、情绪等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作用;人类对古朴恬静的村庄与天真无邪的童年的怀念,旅游业兴旺(旅游胜地大都在郊外、海滨)都是归返自然的心理体现,有益于身心健康。当然,作为社会的人要正视现实而不是逃避、超脱。明晓道家自然养生的道理就是要我们避免鸡毛蒜皮的小事的纠缠和无所谓的烦恼,学会艺术地生活,既有所为,又青春永驻。

我国老祖宗传下来最精辟的一条养生箴言,当推“循天之道以养其身”。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也提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也就是说,只有顺应四季气候的变化,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才能保护生机,达到延年之目的。

顺天道而养心,还要顺应自然规律。人的情志调摄,也就是要顺应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殊不知,一旦违背这一规律,则春伤肝、夏伤心、秋伤肺、冬伤肾,同样也会危害人的肌体,那么,如何根据四季变化的特点来调养精神呢?《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在春天应“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夏天应“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到了秋天,则应“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冬天应“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说白了,就是春季要使情志生机盎然,夏季要保持情志愉快不怒,秋天要使情志安定宁静,冬天要使情志保持沉静。只有两者兼顾,才能真正做到“循天之道以养其身”。

3.佛家主张坐“禅”养心 佛教认为人生处处充满痛苦,主张超脱出世,又认为痛苦的原因来自人之“爱欲”。如果断除“爱欲”,即可超凡脱俗,出世成佛。为了“断欲去爱”,佛教制定了许多戒律,最基本的戒律是“不饮酒”、“不邪淫”、“不杀生”等,这些戒忌虽然说是出于宗教的目的,但是在客观实践过程中却显示出养心的效能。戒色节欲,可使人清心守志,精力充沛,身心健康。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少量饮酒能通经活血,有益健康;但过量饮酒则极易诱发消化道溃疡和肝硬化等病,损害神经细胞,使智力下降。另外,酒有兴奋性功能的作用,戒酒也有助于戒色节欲的实施。因此,节制性欲和适量饮酒有助于健身祛疾。节食可使机体免疫力在运动时仍保持旺盛,使免疫中枢器官——胸腺的功能紊乱得以推迟,从而延缓衰老过程。佛教还有一种“过中不食”的说法,即过了中午就不进食,饥渴时只喝茶水。史载东晋高僧图澄一生“酒不逾齿,过中不食,非戒不履”,竟然活了117岁。20世纪30年代营养学家麦卡在实验中发现,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限制热量摄入,长期半饱的人的寿命要比终日饱食者长。

佛家坐“禅”,就是要“制心一处”,摆脱人世间的杂念,是一种修心养性的方法。禅定,俗称“和尚打坐”。佛家禅定有强健身体、祛病延年的作用。有人称禅定为佛家气功,不无道理。天台宗始祖,隋代的智能大师创立“止观法门”,撰著数册,详尽而系统地讨论了调身、调息、调心,止法和观法,止观治病以及有关注意事项,讲调身有六:安坐处,正脚,解宽衣带,安手正身,正头颈、舌等,以“不宽不急”为度;讲调息以“不涩不滑”为宜;讲调心以“不浮不坐”为佳,等等。这套功法为后世气功家所推崇。佛教典籍中,禅定的内容非常丰富,譬如“六妙法门”、“四禅八定”、密宗禅师等修炼法是研究气功的宝贵资料,如果加以发掘,可以为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禅”修是一种心理锻炼方法,以“练心为主”,将身体置之度外,认为灵魂可以脱离身体。禅修者应在安静的环境中集中精神,调身、调息和调心,使身心出现超然现象。它有助于人们“制心一处”,物我两忘,排除外来和内生的不良因素的干扰,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有益健康。今天,我们可以撇开禅的迷信内容,汲取其“制心一处”的合理内含,根据个人爱好,专心于某项有益的活动,譬如书法、绘画、下棋、打拳、养鸟、育花、钓鱼等。甚至于某些学问的研究,乐而为之,持之以恒,定能养心益寿。

4.中医“平衡”养生说 中医养生的核心是平衡阴阳。中医学把人体各方面归为阴阳两大类。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一系列变化都是由其内在的阴阳变化所决定。人是阴阳造化之物,只有阴阳平衡了,才能防止七情内伤,平衡则兴,不平衡则衰,平衡是养心之本。无论是气血平衡、心理平衡、情志平衡,还是饮食平衡、寒暑平衡,都归之为阴阳平衡。平衡才能养心。《内经·生气通天论》说:“阴阳之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中医常用阴阳二字来引证人体内在的阴阳相对平衡状态,才能维持身体健康。所以中医认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是以其内在的阴阳为根据的,阴阳的变化,是促进万物生长的动力。情志变化、气候变化、饮食变化都可能引起人体阴阳失调,阴阳转折都与疾病及生老病死有密切关系,调节阴阳是中医养生首要举措。例如,中医认为一旦自然变化违反常度,必将影响人体正常气血运转,造成功能紊乱,正气下降,阴阳失调,极易感邪致病,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中医认为,七情内伤,是情志不平衡所致。

再如,在饮食方面,中医十分重视营养平衡,认为营养不足固然是病,营养过剩同样也是病,功能衰退是病,功能亢进也是病。不及是病,太过也是病。生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机体在生活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平衡。这种平衡是建立在相对平衡的基础上的,如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血流的推力和阻力、体温的产生与放散、血液的凝固与抗凝固、免疫学中的抗原与抗体、激素之间的相互拮抗和相互抑制等,使每一个器官和它们的生理过程都保持这种相对的平衡。人的功能相对平衡,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条件,体温、脉搏血压、血液酸碱度和血糖浓度等,都保持在相对平衡范围内,偏离了这种平衡,就是病态。不良的激烈波动的情绪,把人体的功能和体液扰乱了,这种被扰乱了的功能与体液的表现不是太过就是不及,失去了这种平衡则会促进衰老,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探讨中医阴阳相对平衡,保障身体健康,延缓衰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医主张重视精神调摄,“心病要用心来治”,情志方面的疾病,要着重心疗。据传,唐代有个官家女子嫁到商户人家,丈夫婚后2个月就外出经商,女子思夫,郁郁成疾,精神恍惚,家里求医治病,医者一看,说药难治之,必心治也。后来女子的父亲给她重重的两个耳光,打得女儿痛哭不止,哭后神情变好,又有人捎信说丈夫2个月后即回,女子不吃药,病就好了。心理治疗历来是中医辨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医学专家洪昭光说:心理健康在总体健康中占了一半左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道德也要健康。道德不健康,心理不可能健康,心里总是惦记着害人的人,心理不可能平衡。医学专家做过研究,一个人心态平衡时,免疫力、抵抗力、康复力全部达到最佳状态。平衡养心是健身之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