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液黏稠很可怕吗

血液黏稠很可怕吗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0多年前,帕肃叶就发现了一条定律,即血流量与血压和血管口径的4次方成正比,与血管长度和血液黏度成反比。活的血管有舒张、收缩功能,只要血管口径增大一倍,血流量就可增加16倍。也就是说,即使血黏度增加数倍,只要血管稍为扩张一点或血压升高一些,就可完全抵消,而保持血流量不变。有口渴反射但有水喝的人根本不必担心血液黏稠。

血管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保证全身所有器官、组织都能得到充足的血流供应。我们不能按常识来理解和推论,单就血液黏度谈黏度,以为变稠了的血液流动一定变慢,就会使血液聚集、凝固。其实,人的血管不同于无生命力的水管。100多年前,帕肃叶就发现了一条定律,即血流量与血压和血管口径的4次方成正比,与血管长度和血液黏度成反比。可见,血黏度对血流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对血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血管口径。活的血管有舒张、收缩功能,只要血管口径增大一倍,血流量就可增加16倍。其次是血压,当血流阻力增大时,血压升高一点,就可完全代偿。也就是说,即使血黏度增加数倍,只要血管稍为扩张一点或血压升高一些,就可完全抵消,而保持血流量不变。

有人宣称,中老年人出现“晨起头晕,不清醒,思维迟钝;午餐后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蹲着干活气喘”等症状,都是血液变稠的症状。看似有道理,可惜,这些都不是高血黏度的特有症状,而是很多疾病都有的非特异症状。可以说,很大一部分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神经症患者更常有上述症状,而高血黏度者却大多无这些症状。证据就是如西藏等高原居民,他们一般都呈高血黏度,但绝大多数人并无症状。

实际上,只有少数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异常球蛋白血症等患者才会有真正严重高血黏度和由高血黏度引起的相应症状。要说最能准确反映血稠的“蛛丝马迹”的感觉,莫如感到口渴,尿变黄,而不是上面所列的非特异症状。有口渴反射但有水喝的人根本不必担心血液黏稠。

(金 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