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婴儿啼哭的不同声音,可以大致知晓宝宝在告诉我们什么。
(1)饥饿时哭:这时宝宝的哭声平缓而有节奏,边哭边觅食,哺乳后即可入睡。
(2)身体不舒服时哭:当发生卧位不适、衣服过紧或被蚊虫叮咬时,宝宝会显得特别烦躁,经常会出现四肢扭动、眉头紧皱、哭闹不止,处理舒适后即可停止啼哭。
(3)受到惊吓或打击时哭:此时宝宝的哭声高而尖,回声长,做妈妈的要迅速找到原因并加以处理。
(4)疼痛时哭:疼痛时的哭闹声忽缓忽急,不觅食。此时,宝宝有可能患有肠绞痛、胀气、外耳道疖、皮肤感染等病症,这时要给宝宝测量体温,及时请儿科医生诊断治疗。
(5)烦躁不安或孤独时哭:此时宝宝的哭声会断断续续,时不时会睁大眼睛四处张望,这时人们抱起宝宝给予安抚,宝宝即可停止哭闹。
(6)宝宝夜间啼哭:饥饿性夜间哭闹常见于3个月内的婴儿,往往由于母乳分泌不足、乳头凹陷等原因导致孩子吃不饱而哭闹不安。这种哭闹表现在喂奶后有间歇哭闹、吮手指和啃拳头等现象。
出生后3~4周的婴儿,由于神经调节系统的反射能力还不够灵敏,加上喂养不当,可能会发生局部性的肠道痉挛,引起急性排气障碍、肠绞痛,这时婴儿会发出阵发性的剧烈啼哭,一般从入夜开始,啼哭时可出现面颊发红、口唇苍白、腹部紧张、两手握拳、下肢蜷曲和足部发凉的现象。
过分疲倦、睡眠不足的婴儿被惊醒后常常会哭闹不止。此外,由于小儿神经中枢发育尚不完善,白天和睡前过度嬉闹或受到惊吓,从而造成婴儿过分兴奋、紧张,睡熟后也会惊醒啼哭。
另外,许多疾病也会引起婴儿夜间哭闹不止。如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堵塞、呼吸不畅时,可使婴儿在熟睡中惊醒啼哭。患有早期佝偻病表现的婴儿除经常性哭闹外,还伴有多汗、脱发、颅骨软化等症状。还有些婴儿患有肠道寄生虫病,由于异种蛋白对身体的刺激,影响神经系统,也会引起夜间啼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