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调整心态

如何调整心态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帝内经》强调,养生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所以,心理养生尤为重视调整心态。人的性格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极为密切。乐观的情绪可使营卫调和,气血顺畅,代谢旺盛,精神充沛,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还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提高生活质量。总之,在当代环境中,作为一个社会人,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态平和,心理平衡,才能保证事业有成,精力旺盛,体魄健壮。

《黄帝内经》强调,养生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就是说,不要自负太高,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贪欲过多,人贵能知足常乐;不做昧心欺人之事,人贵待人以诚。这样心境就会安定愉快,不会怨天忧人烦恼不已,更不会惊慌恐惧,这对于心理健康无疑大有裨益。所以,心理养生尤为重视调整心态。有一个女孩子,读小学一年级就重读了4年,才升入二年级,在读书方面,她的脑子很不好使。但她很会吵架,在村里,没有一个小孩子能吵赢她的,在吵架方面,她的脑子很好使,并不蠢。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因为她在读书方面不敢想总是感觉自己读书不如人,结果似乎就是这样。但在吵架方面,她敢想,她要吵赢所有的人,结果她赢了。

调整心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性格开朗 性格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人的性格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极为密切。性格开朗、乐观活泼者不易患精神病和其他疾病,即使患病也较易治愈。性格沉闷、情绪忧郁、多愁善感的人,发病机会就大为增加,甚至对疾病的治疗、身体的康复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说,人的性格一旦养成是很难变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良性格通过人的主观作用是可以改变调整的。要培养良好的性格,关键要认识到不良性格对身心的危害,下决心加以改正,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看问题、办事情要目光远大,心胸开阔,严以待已,宽以待人,处事大度,不斤斤计较,不钻牛角尖。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只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通过不懈的努力,就可以养成开朗的性格。

2.情绪乐观 乐观的情绪对调养精神、舒畅情志具有重要意义。“喜者少病,百脉舒和故也”。乐观的情绪可使营卫调和,气血顺畅,代谢旺盛,精神充沛,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还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提高生活质量。乐观的情绪与开朗的性格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性格开朗、心胸宽广的人容易保持乐观的情绪;乐观的情绪,愉悦的心情有助于造就开朗的性格。心理的满足,必须带来情绪上的欢乐。

3.自强自信 自强是指通过自我鞭策、自我激励,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或技艺的纯熟。自信是指自强的保障。失去自信很难做到自强,没有自强也就建立不起自信。由于我们生活的时代是高速发展的时代,所处的环境是激烈竞争的环境,生活在这个时代和环境中,必须具有竞争意识。有了自强,才不会被对手的强大所压倒,而无所作为;有了自信才不会为一时的失利而苦恼,而一蹶不振。缺乏自强自信,人就容易产生焦虑、恐慌、失落等不良情绪,不仅于事业无益,而且于身体无补。

4.沉着稳健 沉着稳健是指面对复杂局面和困难环境时,要保持镇定,沉着冷静,遇事不慌,临危不乱。成功时不骄傲,失败时不气馁。只有这样才能驾驭全局,稳操胜券。反之遇到困难或复杂多变的局面,不能做到沉着稳健,身体健康状况也会随之下降。

总之,在当代环境中,作为一个社会人,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态平和,心理平衡,才能保证事业有成,精力旺盛,体魄健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