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的养生观:“仁者寿”
“仁者寿”,是孔子论养生的总纲。什么样的人是“仁者”?就是“仁爱”、“仁厚”、“仁义”的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其中心点是指人与人互相亲爱。
“仁者寿”出自《论语·雍也》。孔子是这样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意思是:聪明人的快乐,像水一样,永远是活泼的;仁爱的人的快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聪明人不断探求知识,思维是活动的;仁爱的人有涵养,看事情是冷静的。探索知识求得乐趣;宁静有涵养,不容易生气,寿命自然会长的。
孔子谈人格修养,讲了三个重点:“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意思是说:“真正有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真正仁爱的人,不因环境不好而动摇,不患得患失,没有忧烦;真正勇敢的人,坚持正义,为人民做好事,没有什么可怕的。”“仁者不忧”,说起容易做到难,“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人生一世哪有不遇到困难挫折的。近人梁启超说:“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论毅力》)。虽然每个人的境遇不一样,但谁都有过逆境。我们岁数大的人,年老力衰,不顺心的事可能会多些。怎样对待?就得做好“仁者不忧”。“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这是孔子的名言。君子(仁者)襟怀开朗,无论得意或失意的时候,都是乐观的,不骄不躁,“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小人处世以自己为中心,以求利为半径,总觉得自己吃亏,所以心理上常是苦闷的。“君子坦荡荡”早已深入人心。在孔子身后1 500年的五代,人们塑造了布袋和尚(欲称“弥勒佛”),整天笑呵呵地,该是“君子坦荡荡”的典型形象。
孔子更对老年人谆谆告诫说:“……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这个“得”字不外逐名逐利,岁数越大,越应警惕。晚清小说《官场现形记》中描写一个当过官的老人,久病在床,早就“门前冷落车马稀”了,可是在病危的时候,还要过把官瘾。于是两个仆人站在房门口,拿出旧名片来,一个念道:“某某官长驾到!”另一个人说:“老爷欠安,挡驾。”这样演习了几遍,他才合上了眼睛。试想这样对失去官位耿耿于怀的人,还能长寿吗?
“仁者”是长寿的。怎样的人不是“仁者”呢?(《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阳货》)又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是《论语》中罕见的重复,可见孔子对“巧言令色”的反感了。什么是“巧言”?就是吹、拍、盖。什么是“令色”?就是会使脸色作伪。这样的人假言伪行,装腔作势,煞费心机,就难怪“小人常戚戚”了。
唐代韩愈对孔子所说的“仁”作了高度概括:“博爱谓仁”(《进学解》)。仁者,就要有一片爱心,胸怀广阔,淡泊名利,心理平衡。这些都是长寿的根本。“仁者寿”,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2.孔子的养生学揭晓
孔子的养生学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心情快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他认为,温习知识、结交朋友是一种快乐;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
二是修身养性。他认为,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应作为修身养性的每日必修课。提倡为人办事要尽心竭力,与友交往要诚心相待,对所学知识要用心温习。
三是仁德长寿。子曰:“人之生也直。”一个人因为正直,所以在世上能够生存。子曰:“德不孤,必有邻。”“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告诉人们,聪明的人心情愉快舒畅,有仁德的人健康长寿。因此,“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孔子从四个方面教导学生:典籍文献、道德实践、对人忠诚、讲究信用。
四是食无求饱。孔子提出吃饭不要求足饱,可谓养生有道。他还提出,要谨慎对待三件事:斋、战、疾,即斋戒、战争、疾病。对健康长寿非常重视。
五是爱好音乐。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音乐可以使我们性情陶冶。在2500年以前,他能活到73岁,可谓非常难得。
3.解读孔子的养生之道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一生经历了许多生活纷扰,大部分时间很不得志,可是他仍活到了73岁。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里,孔子是长寿的。应该说,孔子的长寿与他平时非常注意心理健康、讲究科学膳食有关。
孔子曾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这里强调的是,人应该按照不同时期的体质特点来养生,即年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不一样,养生方法就应该有所区别。在青少年时期,身体发育尚不成熟,要注意不要早婚,不要性生活过频。及至壮年,身体强健达到顶点,力量充沛,脾气也大,要少与人争斗,免得伤及自身。到了老年,体质逐渐虚弱,就要看淡名利,不要再苦心追求什么了。在这方面,孔子确是言行一致,他特别欣赏那种清心寡欲的精神状态,最反对患得患失、怨天尤人的心态,提倡心胸坦荡,刚毅坚强。
孔子有句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指粮食,“脍”——指切碎了的鱼或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多吃经过加工的粮食,吃的肉切得越细越好。这是大有道理的。老年人的牙齿不好,肠胃消化功能也大大减弱,食物较粗、肉切不细煮不烂的话,便咬不动,会引起消化不良症。这句话还可以作另一种理解,那就是老年人要多食美食。经过精巧烹调、色香味俱全的肴菜就是美食,它能刺激人的食欲,使人胃口大开。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应该提倡家庭美食。这对于老年人来说,并非一种奢求,而是养生的需要。
孔子对饮食的质量和卫生也很讲究,特别是在晚年,他曾有“八不食”的习惯,用现在的饮食、保健卫生观点来看,大部分还是正确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孔子的“八不食”分为三类:一是色味方面,食物变了颜色不吃,变了味不吃。二是食物质量方面,粮食陈旧了不吃,不时新的蔬菜不吃,不新鲜的鱼和肉不吃。三是制作方面,作料放得不当的菜肴不吃,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从市场上买回的酒和熟肉不吃。
孔子还很讲究吃相,他说:“食不言,寝不语。”就是吃饭时不要说话,睡觉时也不要说话。孔子这样做,保证了营养的摄入和睡眠的质量,是他长寿的重要保证。
孔子对饮食卫生的论述,包含着深刻的中医饮食养生的机制。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不注意饮食卫生,病从口入,是引起各种身心疾病的原因之一。老年人更应护养脾胃之气,以延年益寿。孔子是吃保健药的。据史书记载,周文王嗜服石菖蒲,以强心益智。孔子闻而亦服之。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的“孔子枕中散”就是用石菖蒲、远志、龟板、龙骨配伍而成的,具有镇静安神、开窍益智之功。
孔子还提出了“仁者寿”的老年医学观点,认为养德养神、修身砺性,是心理保健的基础。心身双修,形性共养,才能延缓衰老。
孔子还有一句名言:“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他经常坚持锻炼身体,以射箭和驾车这两项体育活动作为自己的养生之法。据传他对于箭术造诣颇深。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是重文轻武,文人向来是耻于和“武人”并列的。而孔子则勇于打破这种门户之见,常在大庭广众之中练习射箭,深受人们的赞赏。《礼记》中记载,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墙堵焉”。他又喜欢驾车,经常驾车外出,游览大自然的风光。
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技艺作为教学内容。对“六艺”中的“乐”,他也有着很深的研究。他善于用音乐来调节情绪,亲自编订了《乐经》,通过音乐达到放松精神、养生延年的目的。孔子不但自己将文体活动当成养生之法,而且把它传授给自己的数千名弟子。
孔子有关养生的观点及其做法,大都是他的亲身体验,即使在今天,也是对我们颇有裨益和启示的,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仿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