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滥用镇静、催眠药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精力来自充足的睡眠。睡眠对于任何人来说,就像空气、阳光、水分一样重要,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研究表明,没有任何一种哺乳动物可以不用睡眠,如英国、美国等科学家所做的剥夺睡眠实验中剥夺老鼠的睡眠,几天内老鼠就变得紧张和烦躁,体温下降,体重减轻;若持续不让老鼠睡觉,所有老鼠在2~3周内全部死亡。
公众要充分认识到睡眠对我们健康的重要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之一就是“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滥用镇静、催眠药的关键是消费者不能正确认识上述两者的关系。
(1)分不清镇静与催眠药的关系可谓滥用:普通公众缺乏对镇静药、催眠药的充分认识,对其药理作用更是一知半解,故常常引起用药混乱,使失眠者的失眠越发加重。
(2)长期大量使用安眠药可谓滥用:滥用的最严重后果就是产生对镇静药与催眠药物的依赖与耐受,同时加重肝、肾功能的毒性损伤。所谓服用安定不“安定”正是这个道理。国内外医学界普遍认为长期大量服用镇静、催眠药对身体有害。
(3)酗酒、吸毒者应慎用安眠药:国内外长期大量研究认为酗酒者、吸毒者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危害很大,不仅有药效的协同作用,而且加重对肝、肾和心肌的损害。
(4)认为治疗失眠症的惟一办法就是靠服用安眠药观念是错误的:医学界普遍认为,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是神经衰弱,而神经衰弱又主要是由于人的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功能发生紊乱而引起的。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要从患者主观与客观上去寻找原因,只有找到引起神经衰弱的原因,找到引起失眠的真正原因,才能化解与调节睡眠障碍,需要镇静的要镇静,需要催眠的要催眠,需要改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的要优先改善失眠者的生活方式与质量。单纯依靠安眠药想纠正失眠症,作者认为是一个片面的办法。有专家建议,对于失眠症患者,卧室里不要放闹钟;晚间不要喝兴奋型饮料,如茶、咖啡、酒;认为有规律的睡眠有助于恢复失眠者的睡眠。因此,有条件时,失眠者应设法在固定的时间睡觉。失眠者晚上不应吃得过饱。此外,适当增加锻炼与体力消耗有助于失眠症患者获得良好的睡眠。在上述方法实施后仍然失眠者可寻求医生的帮助,服用适当的安眠药。
2.镇静、催眠药与精神依赖 镇静药与催眠药反复使用,几乎都能产生药物的依赖性。现在已有证据表明,无论镇静药还是催眠药都会干扰与破坏无梦睡眠和有梦睡眠的平衡。
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者,对镇静、催眠药的耐受能力会越来越大,这与精神依赖作用密切相关。一旦产生精神依赖,不予服用镇静、催眠药,立即就会感到焦虑、紧张和不安,甚至出现忧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戒断症状。一旦在躯体方面出现食欲不振,胃部不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说明戒断症状已十分明显,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镇静与催眠药的依赖性用老百姓的话就是对安眠药已经成瘾了。一旦成瘾要从社会因素、个体因素和医疗因素3方面去考虑如何戒断的问题。一旦发现失眠者滥用安眠药时,应及时劝其停止用药,而改用其他物理方法纠正失眠,这样可以避免安眠药对机体产生的进一步危害。俗话说,催眠,别催出药瘾。要认识到失眠是由躯体内外因素影响的结果,当然又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前者多由精神疾患引起,但真正原因不明。而更多的是继发性失眠是由生物、心理和环境因素而引起的失眠。因此,单纯依赖药物是不明智的。
3.镇静、催眠药对机体的其他影响 因个人对睡眠的需求差异很大。一般而论,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的睡眠。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三十年前睡不醒,三十年后睡不着”,这句话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失眠主要发生在30岁以后。一般讲,入睡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当身心放松与环境适当就能轻松入睡;而失眠多半是一有意识的过程,为了入睡而有意识地睡觉或入睡,反而导致失眠。尽管人们把失眠归纳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或睡眠不沉和早醒后再难以入睡3种形式,但除了失眠现象以外,对机体的影响还是挺大的,最明显的就是工作效率不高,整日“昏昏欲睡”和打不起精神。由此,众多的失眠者就趋向于依靠镇静、催眠药来维持睡眠。同时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会加重对肝脏、肾脏的损伤。几乎所有的镇静、催眠药都是通过肝脏降解和代谢的,而肝脏的损伤又会进一步影响消化和免疫功能。因此,失眠者往往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下降和抵抗力下降,使机体处于虚弱和不健康状态。另外大多数镇静、催眠药在肝脏一时得不到完全降解,又以药物原形在肾脏重吸收和排泄,无论是药物的重吸收或排泄过程都会对肾脏产生毒性作用。尤其是肾功能不全者,切不可乱用安眠药。因此,长期大量服用安眠药对机体的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