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隐患险于症状,防病胜于治病,健康位于首位

隐患险于症状,防病胜于治病,健康位于首位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病来自小病,小病来自隐患,隐患起于疏忽。要防病于未然,必须从消除隐患以及潜在的危险因素入手。健康始于预防,预防的观念最重要,健康必须依靠预防提供坚实的防线。国外学者研究表明,西方国家国民预期寿命增加与疾病预防密切相关,而与治病基本无关。与其将来花大钱治疗疾病,不如现在花小钱守护健康,而且健康本身就是最大的本钱。

【喻世明言】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朱丹溪(金元四大医家之一)

善战者不战而退敌人之师,故一分预防胜于十个医生。——陶行知(教育家)

【警世通言】

健康的身体是科学的基础,没有健康将一事无成。——居里夫人(法国科学家)

【醒世恒言】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曹雪芹(清代文学家)

俗语说:病来如箭,病去如线。尤其是慢性疾病可防难治甚至无法治,正如清代学者汪汲所言:“已病治病病难去,未病治病病不生。”所以防病养生才是上策。还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教授讲得好:“治未病”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

(一)隐患险于症状,防范身体的“蝴蝶效应”

明代养生家高濂云:“灾生于稍稍,病起于微微。”大病来自小病,小病来自隐患,隐患起于疏忽。有一位名人说过:“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要防病于未然,必须从消除隐患以及潜在的危险因素入手。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提出一个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简单地说,就是一只蝴蝶在巴西的原始雨林中轻轻地拍动一下翅膀,一个月后就可能在美国的得克斯萨州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使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了变化,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使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互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系统的极大变化。也就是说,初始值的极微小扰动会造成系统巨大变化。“蝴蝶效应”反映了万事万物都是联系发展的这一真理。我们要防止身体的“蝴蝶效应”,从细微处入手。慢性疾病大都是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由不良的行为习惯积累而形成的,要想不得病或少得病或晚得病,必须追本溯源,见微知著,在疾病未成形阶段,就要发现它、截获它,使它消于无形。《史记》有云:“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我们应时刻规避健康风险对自己的侵害,每天反思自己是否有不良生活方式行为助长疾病的积累,遵行“零疏忽→零隐患→零伤害”的防病原则,做到:健康天天抓,危险日日防,人人从我做起,天天从零开始,多多关注细微处,把疾病消灭在未萌之际。古诗讲:“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防病才是治病的源头,只有把住源头才能正本清源。我送大家两句话:

问君哪得身体安,

为有源头除隐患。

(二)防病胜于治病,一分预防胜过九分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指出:“只要采取疾病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健康始于预防,预防的观念最重要,健康必须依靠预防提供坚实的防线。古人讲:“病而后知安之获,患而后知平之益。”人们往往在健康时,最容易忘记健康;在失去健康之后,才能感受到健康的珍贵。安而不忘危,健而不忘病,康而不忘忧,在身安、体健、心康的时候,就要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俗语讲:“三分治,七分养,若无病,十分防。”我们应确定“无病要早防”的观念,摆脱“有病才求医”的陈旧观念。李嘉诚说得好:“人的健康如堤坝保养,当最初发现有渗漏时,只要很少力量便可以堵塞漏洞;但当不加理会,要崩堤时才做补救,纵使花费更多人力物力,亦未能挽回。”真是小小的预防胜于大的救治呀!国外学者研究表明,西方国家国民预期寿命增加与疾病预防密切相关,而与治病基本无关。所谓医学进步不能给人带来健康,只能延长痛苦的最后人生。在治病与防病的关系上,焦头烂额何如曲突徙薪。北宋哲学家、思想家、诗人邵雍即康节先生《防病诀》讲得好:“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知君病后能服药,不若病前能自防。”治病吃药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体正气与邪气交战的过程,就像打仗免不了流血牺牲,在疗疾的过程中,人体也会遭受损耗和留下创痕。因而最佳方法还是防病于未然。正是:只有绷紧防病这根弦,才能延长健康这条线。

(三)健康位于首位,没有健康便没有一切

健康是民生的首要问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有人比喻:健康是无形财产,保养是银行存款,生病是本金透支,治病是欠债还钱。与其将来花大钱治疗疾病,不如现在花小钱守护健康,而且健康本身就是最大的本钱。常言道一万个零抵不上一个一,在健康领域数字逻辑有时不成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1,幸福、快乐、事业、发展、金钱等都是1后面的0,若没有1,后面的0都没有意义。正如杨东平教授在《幸福的感觉》中所云:“当健康存在时候,像阳光、空气一样不足为奇,似乎天经地义,享用不尽;而当它一旦丧失,则无异于天塌地陷,任何事业、财富、情感都毫无意义。”所以,健康总是处在第一位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用这句古语来形容健康与其他方面的关系,最恰当不过。所以,我们始终要守护好这个顶天立地的“1”。

1983年,美国石油大亨默尔在奔波生意的途中患病了,他躺在病床上意识到上帝在为他的健康敲了警钟。出院后,他断然放下日进斗金的石油生意,卖掉了自己的公司,远离了生意场,住到英格兰的一间乡下别墅颐养身体去了。事实证明,有了健康的人,便有了希望,有了希望的人,便有了一切。清初思想家陈确讲:“病至宜忘病,病去不宜忘病。”但我们许多人却是相反:他们没病时不注意养生防病,一旦得病又忧心太重,结果反而使病加重。梁光启教授讲:愚蠢的人找病,无知的人等病,聪明的人防病。我们要做聪明的人呀!

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指出:“健康是件艺术品,损坏容易修复难。”我们应牢记:健康的价值贵重无比,隐患险于症状,防病胜于治病,健康位于首位。国家守护人民健康任重道远,人民守护自己健康天经地义,只要能坚持下去,健康将伴随您!在此送上两句话:

把健康放在心上,

把心放在健康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