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捏脊疗法治愈沉疴

捏脊疗法治愈沉疴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捏脊疗法的常用手法为捏、拿、推、捻、提、放、按、揉8种。通过捏脊可迅速调节各脏腑、系统、器官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现在,许多医生都将捏脊疗法应用于临床,收到了比单纯药物治疗更好的效果。现将几种常见病的捏脊疗法介绍如下,患者可在服药的同时请医生或家人进行捏脊治疗,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经络中的督脉所在,背部属阳,督脉总领一身之阳气。脊柱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这条经脉上分布着人体五脏六腑的重要对应穴位,如肺俞、心俞、肝俞、胃俞、肾俞大肠俞等穴。还有风府、大椎、腰俞、至阳、命门、三焦俞、气海俞、关元俞、腰阳关等穴,它们是人体极重要的功能性穴位。

对这些穴位进行提、拿、捏、拉等手法按摩,可有极好的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因此,捏脊疗法既是治疗各种慢性病的好方法,也是抗衰老的保健良方。

1.常用手法:捏、拿、推、捻、提、放、按、揉

捏脊疗法的常用手法为捏、拿、推、捻、提、放、按、揉8种。临床上,这8种手法综合应用,即完成整个捏脊操作过程。

(1)捏法:是捏脊的主要手法之一,沿脊柱两侧用双手拇、食指将皮肤提捏起来。所提皮肤的多少要适当,提捏过多不易推进,提捏过少容易滑脱。

(2)拿法:是捏法的进一步动作,沿脊柱两侧拇指用力下压,食指用力上抵,形成一个较重的合捏微提之手法。拿同捏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

(3)推法:以食指为主,沿脊柱两侧将提捏起来的皮肤向前推动。具体做法是,将食指二、三节指背紧贴皮肤,均匀地向前推进,与拇指协调,边捏拿边推进。推进速度应适当,过快则容易滑脱,过慢则不易推进。

(4)捻法:拇、食指相对用力,食指向前上用力,拇指向后下拿捏,使皮肤从内前向外后捻动,犹如捻线一般,使捏脊动作向前推进。

(5)提法:用拇、食指紧捏皮肤向外提拉的动作。具体操作时,每捏3~5下提拉1次,提拉时往往就在腧穴部位。

(6)放法:在捏、拿、提、捻动作中,都有松放的动作,没有放,就没有捏;没有放,就没有进。一放一捏,一放一进,使捏脊手法呈波浪形推进。

(7)按法:用拇指螺纹面对准穴位,适当地按压。

(8)揉法:拇指顶峰按压腧穴之后,转用拇指指腹在腧穴皮肤上轻揉。揉、按结合持续8~10秒钟,然后起手。

人体的自主神经节主要分布于脊柱两侧,有兴奋与抑制脏腑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造血系统等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通过捏脊可迅速调节各脏腑、系统、器官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2.操作方法:补、泻、平补平泻

患者俯卧,背部、腰部、骶尾部充分暴露。

医者站立或坐位于患者左侧或右侧,用双手掌上下推、擦,以皮肤温热、肌肉放松为度。然后,两手呈半握拳状,两手食指中节指背紧抵脊柱两侧。用双手拇、食指从患者尾骶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两手交替进行,随推随捏,随捏随进,一直捏到大椎穴为止。从腰骶部开始,向上每经过一个椎节,都要利用双手的腕力提捏1次。

在临床治疗中,捏脊手法有补、泻、平补平泻之分。

(1)补法:从长强穴捏至大椎穴,3~5次,手法要求轻柔、缓慢。

(2)泻法:共3次,均从大椎开始,与补法的方向恰好相反。捏第1次时,一直走通,无须做提的动作;第二、三次时,每捏3~5下,在至阳穴处上提1次,然后重按肾俞8~10秒钟,两手收住。

(3)平补平泻:第1次从长强穴起至大椎穴止;第2次从大椎穴起至长强穴止;第3次又从长强穴起至大椎穴止,然后按揉肾俞穴8~10秒钟,外分收手。

3.疗疾治病:捏脊疗法显身手

现在,许多医生都将捏脊疗法应用于临床,收到了比单纯药物治疗更好的效果。现将几种常见病的捏脊疗法介绍如下,患者可在服药的同时请医生或家人进行捏脊治疗,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冠心病

(1)治疗原则:行气活血,开通心阳。

(2)操作方法:术者站于患者左侧或右侧,用食指与拇指向上沿脊柱两侧将皮肤提捏起来,食指向前推动,拇指向下形成捏拿、推捻动作,一捏一动,两手交替,沿着脊柱中线徐徐向前推进。

第1次从大椎穴提捏至长强穴,以振奋全身气血;第2次从大椎穴推捏到肾俞穴,以沟通心肾,交通水火;第3次提捏心俞、肝俞、肺俞三穴各10次;第4次用双手掌自心肺二俞穴向外、向下以及向胸部、胁部外推双侧皮肤,以微红、微热为度。

实热型

(1)实热治疗原则:顺气行滞,清热通便。

(2)操作方法:从命门向下推到长强穴止,再从大椎穴捏到长强穴,指力宜重,同时重提胃俞、大肠俞、大椎穴,反复3次。

气虚型

(1)气虚治疗原则:健脾胃,和气血,壮阳散寒。

(2)操作方法:从长强穴捏到大椎穴止,指力轻柔,同时按揉脾俞、大肠俞、胃俞、长强、命门诸穴,反复3次。

慢性肠炎

(1)治疗原则:健脾和胃,温肾壮阳,疏肝理气。

(2)操作方法:常规捏脊,同时按揉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长强诸穴,约8~10秒钟。再对左侧腰背部予以擦法,以透热为度,时间约10分钟。

慢性胃病

(1)治疗原则:肝气郁结则疏肝利气,脾胃虚寒则温中散寒,瘀血内停则活血化瘀。

(2)操作方法:①气结者从大椎穴开始,捏到长强穴止,指力须重,并按揉肝俞、脾俞、胃俞穴,约2~3分钟。②虚寒者从长强穴开始,捏到大椎穴止,指力须轻,同时按揉肾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足三里诸穴,并用擦揉法作用于命门穴,以透热为度,约8分钟。③瘀者常规捏脊,提捏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时间约8~10秒。

月经不调

(1)治疗原则:实证则理气活血,虚证则补益脾肾。

(2)操作方法:①实者从大椎穴开始,捏到长强穴止,指力须重,并重按揉肝俞、脾俞、肾俞诸穴。②虚者从长强穴捏到大椎穴止,并按揉肝俞、脾俞、肾俞诸穴,横擦8次,约2~3分钟,以透热为度。同时,配合按揉腹部气海、关元、中极穴,并揉摩小腹,点按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穴。

痛经

(1)治疗原则:实证则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虚证则补脾肾,温元阳。

(2)操作方法:①实者从大椎穴开始,捏到长强穴为止,反复3次,指力须重,按揉肾俞、肝俞、气海。②虚者从长强穴捏到大椎穴为止,来回3次,指力须轻柔。同时,按揉肾俞、肝俞、气海穴,顺时针按揉8次,横擦命门穴,以透热为度,时间约5~6分钟。

失眠

(1)治疗原则:心脾血虚则健脾安神,胃中不和则消食和胃。

(2)操作方法:从长强穴开始,捏到大椎穴为止,反复3次,指力须轻,重点按揉心俞、脾俞、肾俞穴,推督脉及膀胱经,按揉膀胱经俞穴。胃中不和者,从大椎穴捏到长强穴止;第2次从“长强”捏到“大椎”;第3次仍按第2次操作,指力须重,捏3次,重提按揉脾俞、胃俞、肝俞穴。同时,配合按揉气海、揉点中脘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