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发常梳”。
北周文学家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省)人,著有《庾子山集》。
子山吟诗撰文,由于用脑太过而引起头昏目眩、夜寐不宁,久则头发枯槁脱落,而延医求治,有歌曰:
寥寥不成寐,悠然似独醒。
客窗横半月,梳头发三更。
医者云:“头为诸阳之会,发为血之余,脑之华也。”其治,只要以十指当梳,常梳头,摩穴生热,血得热则行,发受血则血气充足,自会生长茂盛,色泽乌黑而濡润。真是:
返照罨晴岚,青苍映眉睫。
气爽芳草多,次然幽兴惬。
子山认为,医者所言皆通医理,而遵医嘱:“发常梳”。头部,有百会、四神聪、上星等穴位,梳发也可按摩穴位,令其得气以调生理功能、健脑醒神,犹如《黄帝内经》所云:“头者,精明之府。”所以,常梳发者:
意气寒温简,郎官岁月长。
著梳生悦色,夕阳意难忘。
梳头,当凝神伫思,纳气于丹田,鹜精于千仞之巅。两手灵活地梳理发根,可疏导按摩,从而能改善大脑皮质之兴奋与抑制过程及醒脑明目。“头与百脉相通”,人身三百六十五络皆上归于头。活血通络,增加发根部血流量,则可生发、壮发、黑发。正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千过梳头而发不白”;犹如俗语云:“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见,潮枯荣关系到人体强弱,发常梳可有益于形神健康。
子山求医未取药,只是在脑深处留下“发常梳”三个字。而从此将“书斋”更名为“梳斋”。其常年坚持于晨起之后、写作之余、入睡之前以“两手十指代梳,自前额两眉内梢由前到后、再由后到前,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梳发按摩,如此循环往复,梳头十至百次”。久之,果然头脑清醒、精力充沛,体魄健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