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所处的危险有了越来越清楚的认识。检测手段的提高,帮助人们将以前无法认识的有毒物质识别出来,即使低水平的有毒物质也无法藏匿踪迹。
2002年4月24日,瑞典科学家发现,米、马铃薯、谷类食品等糖类,经过油炸或烘烤后,会产生大量的丙烯酰胺。这是首次从食品中检出高含量的丙烯酰胺。此后美国、英国等都证实了这一发现。
丙烯酰胺是一种用于塑料生产的化学物质,是一种水溶性物质,很容易被生物体的消化道、皮肤、肌肉或其他途径吸收。大量动物实验已证明其有神经毒性。急性、亚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损害症状为主,突出的症状是小脑共济失调,慢性中毒以周围神经损害症状为主,丙烯酰胺的毒性特点是在体内有一定的蓄积效应,主要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小脑功能障碍。经过动物实验证明,这种物质容易损伤机体内的DNA,从而诱发结肠癌。丙烯酰胺可引起基因突变,造成多种癌症,包括乳腺癌、子宫癌和肾上腺肿瘤等。它还会损坏神经系统,并影响生育功能,国际癌症研究学会认为它还能同时引发动物基因突变,并导致胃部肿瘤。它极易进入胎儿和婴儿大脑,造成威胁。当含淀粉食物加热到120℃以上就可以产生丙烯酰胺,有这种可能的食品有薯条、油炸食品、面包、加工的麦片。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表示已证实大部分油炸、烤制食品,尤其是炸薯条中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英国也证明油炸薯片和油炸薯条中含有较高含量的丙烯酰胺。高温油炸薯片每千克中丙烯酰胺含量可达1000微克以上,中温油炸薯片、炸薯条或焙烤马铃薯制品每千克中约含100~1000微克的丙烯酰胺,而在生食品原料和普通蒸煮食品中则几乎测不出丙烯酰胺。由于薯片是人们最常吃的煎炸食品,所以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英国食品管理局科学家发现,一包普通包装洋芋片的丙烯酰胺,可能比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饮用水丙烯酰胺含量上限高出500多倍。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人员曾发表报告称,包括薯条在内的多种油炸淀粉类食品中含有大量丙烯酰胺,1千克炸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约为1000微克,炸薯条为400微克,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标准,每个成年人每天从水中摄入的丙烯酰胺量不应超过1微克。
目前新认识的寄生虫、细菌也在不断出现。如福寿螺中的广圆线虫、在冷藏环境下仍能生存并能致病的李斯特菌、玉米中污染的伏马菌素都是不断被人们发现的致病虫、菌。有害物不断被发现,使人们在食物消费中的不安全心理也与日俱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