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本能的动作,偶然用手在伤病的躯体上按压抚摩,减轻了伤病所带来的痛苦,从而发现了按摩的作用。长期无数次的使用,逐渐总结了以按压抚摩治疗疾病的医疗经验。这就是按摩推拿的起源。
这在殷商时期的文献中有所记载。甲骨文的“拊”字,《说文解字》解释为:“拊,循也。”“循,摩也。”也就是说“拊”即按摩的意思。并且在甲骨卜辞中有关于用按摩治疗腹疾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用按摩来治疗疾病。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养生保健之法,作为既能治病又能养生保健的按摩术与当时盛行的导引、吐纳术相互结合,在治病、防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史记》中记述了扁鹊与其弟子用按摩、针灸技术成功地抢救了虢太子的尸厥证。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了按摩用的工具,如按摩石、按摩砭石等。
秦汉时期是我国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医学流派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中医临床的治则治法。这一时期先后问世的《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黄帝内经》中关于脏腑经络学说,阴阳五行、精气神、气血津液学说,整体观念、诊断方法、治则治法等为按摩术确定了理论和治疗原则。《黄帝内经》中准确地概括了按摩具有止痛、通络、舒筋、活血、镇静、退热的作用,并记述了按摩的一些操作方法,如挟、按、卷、切等手法,以及用按摩治疗痹证、痿证,胃痛和卒中(中风)等病。如“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
《伤寒杂病论》中已经有关于“膏摩”的记载,并有方药组成及治疗方法。书中按摩急救自缢的记载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记载。方法是:“将自缢者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不纵少;一人以手按揉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按莫置,亦勿苦劳之。”这种方法相当于现代的胸外按摩。在秦汉时期曾出现了我国按摩史上的第一部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可惜此书早已散失。
按摩术虽然在秦汉时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捏脊在当时充其量只是推拿按摩大家庭中的一个小分子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