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糖分高的食物会变成脂肪吗

糖分高的食物会变成脂肪吗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吃主食过少,对身体健康有危害。另外,有一些女性为了追求身材苗条,也很少吃或几乎不吃主食。许多人认为糖类是血糖的惟一来源,不了解蛋白质、脂肪等非糖物质在体内经糖异生途径也可转化为血糖,所以他们严格限制主食,并大量食用高蛋白质及高脂肪的食物,盲目鼓励吃动物性食物。无论是糖类还是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多都会变成脂肪在体内储存。

在与朋友聊天中,听到有人主张,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钱买肉、蛋、菜,要少吃主食(粮谷做的米饭、面饭),更有利于健康。现在有很多下饭店的人或在家吃饭的人,他们确实少吃了主食多吃了副食(肉、菜)。据调查,近2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主食消费呈明显下降趋势。2002年城乡居民谷类食物比1982年和1992年分别下降21%和10%。少吃主食者还有一种说法,即可以防止发生糖尿病和达到减肥瘦身。这种理论,不敢苟同。后来查了些资料,觉得此种说法和吃法不妥,是错误的。

主食是与副食(菜肴)相对而言的粮食食品,按照营养学提出的比例,主食为70%,副食为30%。表明主食最主要,不仅每餐必须吃,而且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一天吃谷类、薯类及杂豆(均为主食食物)要吃足250~400克。

主食最重要。原因在于它有极重要的营养价值。①粮食类食品能够提供丰富的糖类,它最终转化为葡萄糖,为人体提供热能,保持人的正常体温需要的葡萄糖氧化发热来维持,心跳、呼吸、血液循环、肠胃蠕动、神经活动等,每时每刻都不能停顿的各种生理活动也都是由饮食中的能源物质(其中葡萄糖占比例最大)氧化产生的热能为动力。特别是人在劳动、工作、学习时也都需要葡萄糖等营养来支付能量。②人的大脑思考和记忆时也需要葡萄糖发挥能源作用。③人体所有神经组织、细胞、体液中都有糖类。血液中含有葡萄糖要保持在80~120毫克为好。④谷麦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对维持胃肠功能正常起极重要作用。

长期吃主食过少,对身体健康有危害。首先,使体内能源物质比例失衡,造成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值,因而体力不强,精力不佳,影响大脑功能正常运作。其次,当体内糖类和维生素B1(谷类、豆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维生素B1)不足时,体内脂肪代谢不完全,会使血液中积聚有毒的废物——酮,引起恶心、疲劳以及损害脑部健康。再次,因谷类食物摄入过少,摄入的食物纤维和B族维生素过少,能影响胃和肠道的功能,造成便秘和不利于血胆固醇的降低,对防止动脉硬化及冠心病不利。

知识链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说法:

米饭和面食含糖类较多,摄入后可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并生成能量。很多人为了减少高血糖带来的危害,往往想到限制主食的摄入量……另外,有一些女性为了追求身材苗条,也很少吃或几乎不吃主食。

糖类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在体内释放能量较快,是红细胞惟一可利用的能量,也是神经系统、心脏和肌肉活动的主要能源,对构成机体组织、维持神经系统和心脑的正常功能、增强耐力、提高工作效率都有重要意义。正常人合理膳食的糖类提供能量比例应达到55%~65%。过去医生给糖尿病患者推荐的膳食中,糖类提供的能量仅占总能量的20%,使患者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这对病情控制不利。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现在已改变了这个观点,对糖尿病患者逐步放宽糖类的摄入量。

许多人认为糖类是血糖的惟一来源,不了解蛋白质、脂肪等非糖物质在体内经糖异生途径也可转化为血糖,所以他们严格限制主食,并大量食用高蛋白质及高脂肪的食物,盲目鼓励吃动物性食物。这种做法只注意到即时血糖效应,而忽略了总能量、脂肪摄入量增加的长期危害。因此,将这个备受争议的减肥膳食模式盲目用于正常人,是不正确的,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

无论是糖类还是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多都会变成脂肪在体内储存。食物脂肪更易转变为脂肪贮存。近年来我国肥胖和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最主要的原因是由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并不是粮食吃得多,而是其他食物特别是动物性食物和油脂吃得太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