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人心理及情绪变化的应对技巧

老年人心理及情绪变化的应对技巧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年人的记忆容量下降,逻辑推理能力下降。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具下列特征:情绪的强度和紧张度较弱。孤独、自卑、求助等负性情感是老年人情绪变化的特征。总体来看,老年人的人格趋于稳定,其人格特征大致有:①整合良好型。老年人在家中往往地位最高、最受敬重。为此,老年人应注意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身体,必要时应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对自己的健康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人的一生的心理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这些变化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包括生理条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自我意识、生活方式、经济环境等。

(一)记忆

记忆从机制上分为三种,即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心理学家根据记忆活动的特点将记忆过程分为感觉记忆、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老年人在记忆方面的退化:①感知的材料组织加工的能力下降,表现为对往事记忆完好,但对新鲜事物往往记不住;②老年人的回忆活动减退,表现为常能认出熟人,却叫不出名字;③老年人的意义记忆完好,但机械记忆减退,表现为电话号码、人名、地名往往记不住;④老年人的速度记忆能力减退,表现为相同时间内的记忆效率远远比不上年轻人。

(二)智力

智力是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等认知能力的综合。随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智力逐渐减退,但这种减退不是全面和绝对的,每个健康人的智力潜能是很大的,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健康者都要认识到学习的高度可塑性。老年的智力可通过训练得到改善,现实生活中,国内外“大器晚成”老年科学家、老年艺术家、老年企业家等的例子不胜枚举。学习,永远可以成为人生的主题,智力可以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予以保持,予以提高。一般而言,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受过良好教育的老年人,智力保持比较好。

(三)思维

思维是比记忆、知觉等心理现象更复杂的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过程的最高形式。由于记忆力的减退,老年承受记忆的负荷减低,构成抽象思维能力下降。老年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会比年轻人差。老年人的记忆容量下降,逻辑推理能力下降。

(四)情绪

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具下列特征:情绪的强度和紧张度较弱。老年人情绪冲动性没有年轻人那么强,往往可以自制而不失理智。但老年产生情绪之后,不容易清除和淡化,影响的时间相对较长。

情绪快感度变化。孤独、自卑、求助等负性情感是老年人情绪变化的特征。老年人情绪快感发展取向主要受社会文化、制度、经济、地位、家庭和自身健康等因素的影响,和自我评价也有密切关系。我国传统文化重视尊重老人,因此,老年人的情绪状态总体上是良好的。

(五)人格

老年人的人格是经过童年、青年、成年之后形成的,因此,不能片面看待老年期的人格,而应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总体来看,老年人的人格趋于稳定,其人格特征大致有:①整合良好型。多数人是这种类型。他们能正视生活,对生活很满意,有良好的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他们乐得其所。②防御型。这类人雄心不减,否认衰老,表现为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和高水平活动来充实自己,在忙中取乐;或者致力于自体锻炼和保养,以保持自己的“青春”和活力。③被动依赖型。这类老人表现为强烈地依赖他人,或对周围的一切不感兴趣,处于冷漠状态。④整合不良型。这类老人有明显的心理障碍,需要家庭的照顾或社会的帮助才能生活。

(六)心理变化的特点

人到老年其心理变化具如下几个特点:

1.个体差异大 人生到了老年期,经历过漫长的过程,从儿童、青少年、成年到老年,个体遭遇千差万别,为此产生的心理影响也就各不相同。

2.身体和心理衰老过程不一致 如所谓“人老心不老”。有的人身体状况很好,但心里觉得很老,给人一种“未老先衰”的感觉,这类人往往心理创伤较多,心理过程复杂。

3.心理发展可塑性 到了老年期,由于角色转变,很多人从原先的岗位退下来,养老在家,心理需要转变,面对现实,重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这需要在心理上重新调整、重新适应、重新塑造心理过程。由于老年人心理发展仍具有可塑的巨大潜力,因此,绝大多数老年人均能正确处理社会地位的更替、生活方式的改变,正确面对日渐老化的身体和疾病,用平常、平静的心理面对新的未来。

(七)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志是:①身体、智力、情绪的充分调和;②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能力;③社会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为了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老年人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正确面对生与死 有些退休老人认为:退休以后,所剩的时间不多了,这是一种较悲观的想法。死亡是与生俱来的不争事实,是每个人都要面对,都要经历的过程,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死亡这一事实。但是,死亡不是衰老的代名词。老年人要做到认识死亡、忘却死亡,要激发起对生活的热情,认真、充实地过好每一天,以正常的心态渡过幸福的老年。

2.正确面对退休,顺利进行角色转换 退休是每一个国家的一项制度,虽然退休年龄不同,但都是每个老年人需要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十分自然和正常的过程。老年人要以平常的心态面对退休前后的角色转换和社会机能转换。有些人退休前职高权重,退休后失落感很重,原因是原来的工作氛围没有了,人际关系也随之消失了。这种角色转换导致的“失重”状态,多数退休老人都会或多或少会经历到。因此,要正确认识它,不要因它而影响自己的心智,要以平常之心对待已经过去的一切。

3.正确面对家庭生活 中国是一个注重家庭和睦相处、子孙同堂、尊老敬贤的国家。老年人在家中往往地位最高、最受敬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主要体现在家庭。富有的老年人不一定希望子女给很多钱,而是希望和和睦睦,外出的子女经常回家看看,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在家庭中,老年人要处理好老两口的生活,互相爱护,相伴终身。对子女、儿媳、女婿,要处理好关系。不要过多干预第3代的起居饮食和教育问题,要承认“代沟”甚至“代代沟”的存在。价值观、教育观、人生观在代与代之间是有差异的,老年人除了以理服人教育子女外,不要自寻烦恼、自我苦闷。要理解,安排好家庭生活,老人在备享天伦之乐时,获得身心的舒畅

4.正确面对身体,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强调健康的主观感受。每个人都应对自身的机体健康有个客观的自我评价。老年人自我评价往往比中年人差,其中心理因素起了较大的作用,老年人往往会过分忧虑自身的健康问题,觉得自己的健康不如人,这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为此,老年人应注意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身体,必要时应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对自己的健康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与此同时,要注意起居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心理调适,科学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