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病情观察 老年脑卒中大多突然发病,有明显的局灶性脑症状和体征。若症状和体征在发病后12h或更长时间进行性加重,病情恶化,多留有较重的后遗症。因此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意识,瞳孔有无异常,对光反射灵敏度,若两侧瞳孔大小不等,提示有脑水肿及早期脑疝的可能,若体温低、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则提示有循环衰竭,反之则为急性颅内压升高所致。同时注意观察梗死症状与部位关系,如颅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梗死时,出现病变的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大脑中动脉额叶分支梗死时,出现偏瘫,表达性语言障碍。顶叶分支梗死不出现偏瘫,可出现命名性失语,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时,可出现眩晕、视物旋转、构音不清、吞咽困难、交叉性瘫痪或四肢瘫痪等症状。出现上述情况说明病情严重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少数脑梗死患者死于并发症,主要是肺部感染,早期应积极采取控制感染措施。
2.注重心理护理 老年性脑卒中病人,以离休老干部、老知识分子较多见,他们曾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受人尊敬的人,而临床表现常有头晕、失语、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产生自卑和恐惧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对此护士应根据老年人年龄、性格、知识层次、社会环境做好心理护理。首先要尊敬病人,称呼要恰当,言行要有礼貌,举止要文雅,热情主动关心病人,多作耐心解释,减轻病人心理压力,使其消除自卑和恐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避免情绪激动 脑卒中发生后表现脑组织缺血缺氧,均以低氧血症为突出表现。尤其在发病72h内是死亡的高峰期,应严格卧床休息,病床取水平位头偏一侧。迅速给氧吸入,氧流量2~4L/min,尽快改善缺氧状况,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避免情绪激动,加强医疗保护措施,如禁止讲述容易引起患者激动、忧伤及恐惧的话题,防止因情绪激动而诱发再梗死。
4.保持大便通畅 老年脑卒中患者因卧床,肠蠕动减弱易致便秘,可视排便情况随时调整缓泻剂及用量,并嘱患者排便时避免急躁情绪或用力过猛,必要时行手指抠粪。同时每日按摩腹部顺、逆时针各10次,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我们用中药大黄粉3~6g/d胃管内注入,既可防止老年便秘,又有止血、保护肠黏膜屏障、清除氧自由基和炎性介质、抑制细菌生长、促进肠蠕动、排出肠道毒素的作用,对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及出血和肝功能衰竭的防治都有确切的疗效。
5.预防并发症 脑卒中后常见的是肢体瘫痪、活动障碍,加上长期卧床,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让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意识清醒,但因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和消失的病人防止舌根后坠及痰液阻塞呼吸道发生窒息,必要时给氧、吸痰,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细菌感染,翻身,拍背每2h1次,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按摩受压部位,及时清洗更换污湿的床褥及衣服,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无碎屑,使病人舒适,防止褥疮。瘫痪肢体有痛、温觉障碍,用热水袋时还需防止烫伤。
6.饮食护理 注意饮食营养,应鼓励患者进高维生素,充足蛋白质和易消化、低脂、低糖、含有一定量粗纤维的清淡食物为主。禁抽烟饮酒。对神志不清或吞咽困难者应在发病72h后给予鼻饲定量混合奶外,每日增加鱼、肉、果汁、菜汤等,必要时输入白蛋白和氨基酸。饮食要有规律,避免过饱、过冷、过热、过快。老年人胃管内注入液体过多,极易引起呕吐和吸入性肺炎,我们推荐每次胃管内注入液体不超过200ml,并间隔1h以上为好。另外,对已经发生吸入性肺炎者,早期纤支镜吸痰非常有效。
7.用药后护理 老年脑卒中患者在发病第1周内病灶周围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因此要积极作好用药护理。如20%甘露醇250ml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注入体内(一般在30min内),使血浆渗透压升高,降低颅内压。但要注意有心衰者在给药前应予纠正,对明显脱水,出现低钾者应依据化验结果随时补充调整,注意注射部位有无液体渗出,防止皮下坏死。每用脱水剂1~2h后患者如出现烦躁不安,这多系尿潴留所致,应及时协助排尿。治疗中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护士应加强巡视,定期复查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血液流变学。对血压持续过高者使用降压药时,要熟悉降压性能及不良反应,经常询问病人服药后有无反应,定时测血压并记录清楚,以了解血压下降速度,避免降压过快、过猛而加重脑缺血缺氧程度,应将血压维持在150~160/70~90mmHg之间。
8.功能恢复的护理 如果早期开始进行训练,恢复效果会好一些,待病情稳定1周左右即可作肢体按摩,每隔2~3h更换体位时可以按摩1次,使上、下肢作内收、外展、伸屈、手掌击打等运动,先大关节,后小关节,先上肢而后下肢,每个关节各个轴位的运动都要做到,以肩、踝、手为重点多作。对不配合者耐心启发、诱导,使之合作。逐渐训练坐起,下床扶持站立、步行,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急躁。如合并失语者,必须尽早地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有助于脑损害后高级中枢功能的恢复;耐心纠正发音,由简单到复杂,一字一句地练习。到后遗症期各种功能恢复较慢,但仍要鼓励病人坚持锻炼,克服卧床静养,依赖药物的思想,使患者具有强烈要求康复的心理,从而自觉参与康复训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