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走天下,劳其形而寿百年,颜子萧然卧于陋巷,不动于心,年不及三十。
——欧阳修
多数人都认为:“在保持身体健康上,动胜于静”,而以静养心则是传统养生学的重要思想。即“养身要动,养心要静”。
有一调查资料——对100例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进行18年追踪观察,直到他们一一离开人世。这些长寿期老人可分为“有生活能力的健康寿星”和“丧失生活能力的病残老人”两种类型。前者都能长期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后者多属“以静养生”者,由于长期蛰伏式的生活方式,器官发生废用性改变,运动肌萎缩、关节僵硬、终至丧失了生活能力。
还有一项对600例城市和山区长寿老人和老年人的比较研究,追踪观察、研究6年。发现在60~90岁阶段,在外表形象和多项生理指标测定上,都反映城市老人比山区老人健康而年轻;而90岁以后各项指标表明:山区寿星反过来比城市寿星健康而年轻,这里决定的因素是:城市老人60岁后因退休而脑、体力活动明显减少,部分趋于静养;而山区无退休制度,60岁以后仍继续从事与年龄相当的体力活动,照旧爬山,至90高龄仍坚持活动,从而保持了代谢平衡,延缓了器官衰老,阻止了疾病的发生而获得高寿。说明运动是延寿的决定因素,人到老年,仍需长期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而不是绝对静养。传统的健身运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衰老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创造和总结出的一种自我锻炼的养生方法。练形是通过运动肢体,自我按摩等方法来达到的。最出名的是五禽戏,为华佗模仿熊、虎、猿、鹿、鸟的动态创造的,随着历史演变、发展,如今形成了多种流派。还有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等,都以动为特征。
“静以养心”是祖国医学的传统观念,“养心”类同于养神、养性,泛指精神、性格、思想意识的修养,涉及心理健康问题(即中医学的情志)。“养心宜静”源于春秋战国时代老庄学派“清静无为”的思想,以后历代医家都有阐述。较典型的如《养生四要》中提出:“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静以养生即调节情志。感物而动心谓之情,意决而卓有所立谓之志。情志与内脏密切相关:肝主怒,心主喜、主惊,肺主忧、主悲,脾主思,肾主恐。情志对五脏功能可造成损害:情志过激或持续时间过长,五脏气机失调,功能紊乱。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其中以心、肺、脾三脏的损伤最为多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