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的调查、实验结果,都有力地说明静态养生的有效性。例如降低环境温度,可使鱼类等动物的体温和活动量降低。这些动物就变得“静”了,寿命也大为延长了。变温动物如此,恒温动物也如此。乌龟有数百年的寿命,如广东省梅县市重修城南梅江畔的观澜亭时,在千斤石柱的基石下,发现一只活乌龟,距今已有250多年,那时有用活乌龟垫石柱、石碑的习惯做法。某地因建筑而挖出一明朝的石碑,碑底有一只活乌龟。地质工作者在地层里发现了许多古代莲子,例如辽宁省新金泡子屯村地下的泥炭层里发现的古莲子,距今已有千余年,还能萌发成株,开花结果。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动、植物活得这么久?答案是它们的代谢降到了很低的程度。20世纪,鲁普纳尔就发现,在5种驯养的哺乳动物中,代谢活动较低,也就是较“静”的寿命长。小老鼠,一分钟也不停地活动,寿命仅3年;大象慢吞吞地,寿命可达70年;乌龟静悄悄地,更是长命百岁。一些种类的鹦鹉可活80年以上,而与之大小相似的鹪鹩只能活4年。再说哺乳类的蝙蝠与老鼠,二者尽管外形和体重相似,但它们的寿命长短相差悬殊。蝙蝠可活10多年,而老鼠只能活3年,差别高达5倍。因为老鼠不分昼夜地活动着,而蝙蝠一天中大部分时间躲在洞穴中,只在晚上出来飞翔几小时,一到冬天就完全停止了活动,蝙蝠一生中3/4的时间处于休眠状态,代谢率很低、寿命显著延长;反之,老鼠活动量大,代谢率远比蝙蝠为高,寿命却比蝙蝠短得多。
还有人发现动物(包括人)的寿命与心跳的快慢有关,动物的生命极限是心跳8亿次左右,心跳快的,寿命便短,反之则长。例如老鼠心跳900次/分,寿命2~3年,即它的心脏此时已跳完了8亿次。大象心跳频率为30次/分左右,寿命为50~70年,心脏也完成了8亿次的跳动。乌龟心跳10次/分左右,能活百年以上。心跳越快,心脏的休息时间越短,寿命也越短;若心脏间歇时间长,心脏得以充分休息,寿命也长。
20世纪末,人体冷冻复活试验逐渐多起来,设想:那些得了不治之症的富翁,花钱请医生用此技术将自己冷冻起来,待医学技术进步,可治其病时再使他复活并治愈其病。2003年7月,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的研究已取得进展,柳德米拉·奥布科娃称:“降低人体体温的实验带来一些正面的效果,如果能将人体的平均温度降低2℃,就可帮助人们活到120~150岁,甚至更长”、“冷冻复活不是梦,不久后它将逐渐变为现实”。她说:人在自然死亡前就被冷冻起来,科技发达时,就可能重生。奥尔加·高里什娜娅教授说:“冰晶并不会损坏人体细胞,它们只是将其一分为二。一条冰箱中冷冻的鱼,也不会变成一条切碎的鱼,它仍是冷冻时的状态”,纳米等新技术有可能让它复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