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流行的养生怪论,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组织多位权威医学专家进行了驳斥,呼吁全社会树立科学的养生观和保健意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专家陈春明说,大量科学研究证明,当前慢性病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能量消耗少。人们吃进去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应该是相等的,但是在现代社会,很多人的运动量减少,多余能量就在身体里积累成脂肪。二是谷类食物吃得少。谷类消耗要达到一定的合理比例,才能利于健康。谷类消耗降低,疾病风险必需增高。三是蔬菜吃得少。蔬菜的减少带来了疾病风险,再加上吃油脂多,过盛的食物最终都可以转换成脂肪,并以脂肪的形式堆积、储存在体内。例如,有的人不喝啤酒,却有不错的“啤酒肚”,就是因为舍不得剩菜,连菜汤也要喝个精光,结果把炒菜油都喝进去了。这些多喝进去的炒菜油,最终都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大网膜上、肠系膜上(俗称花油),变成“啤酒肚”。因此,科学养生提倡健康、平衡的膳食。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李光伟主任医师指出,“很多人的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如果吃盐再多的话,就会既有糖尿病又有高血压,致死、致残的风险就更高了。”因此,改变不科学的生活方式能够减少疾病,但是不等于有病不治疗。食品、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如果食品都能代替药物的话,国家培养一些厨师就行,不用培养医生了。
“在重视中医养生的同时,必须树立个体化的养生观。”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琦教授说,个体化就是要“因人施养”——根据不同体质状态,进行个性化保健。有的人一说养生,就拼命吃海参、吃冬虫夏草,结果是满脸长包。任何药物,包括补药都是有利有弊的,人参也不例外。它适合于补气,对湿热和阴虚的人就不适合,补了以后容易流鼻血。有的人是阳虚体质,有的人是阴虚体质,没有两个人的体质是相同的,就像是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适合于别人的养生方法不一定适合于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