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矿物质 矿物质又称无机盐。主要是由化学元素组成,是生物体内除碳、氢、氧、氮(这4种元素主要组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以外所有化学元素的统称。已知人体内的矿物质有60多种,占人体总重量的4%~5%。
矿物质是一种无机营养物质,虽然不提供热能,却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物质。矿物质能被吸收入血,在机体内进行自由运转,也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矿物质一旦缺乏、过量或不平衡,会导致其他营养素不能被人体正常利用。在人体每日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都有一定量的矿物质经粪、尿、皮肤、头发、指甲等途径排出,因此必须在膳食和饮水中及时补充。
2. 元素分类 人体内的矿物质即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的多少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常量元素:含量超过体重的0.01%的称为常量元素,包括钙、磷、钾、钠、镁、氯、硫。它们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
(2)微量元素:含量低于体重的0.001%的称为微量元素。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锌、铜、铁、钴、铬、锰、钼、锡、钒、碘、硒、氟、镍、硅14种元素。
在上述这些元素中,人体最容易缺乏的有钙、铁、锌,有些地区缺乏碘和硒。
①钙:钙是构成人体的常量元素,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人体中99%的钙储存在骨骼和牙齿中(只有1%的钙存在于血浆中,为可交换钙),使骨骼具有一定的强度,起到对身体的支撑作用。同时,肌肉收缩、神经的正常兴奋等生理活动,钙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钙可以抑制脑神经的异常兴奋,使之在正常状态下能够承受较为严重的精神刺激。钙又是机体中多种酶系统的激活剂,例如,当人受了创伤出血时,钙可以使凝血酶原激活转化为凝血酶,促使伤口处血液凝固,停止出血。
骨中的钙和骨外的钙在不断交换,使骨中的钙不断更新。40岁以后骨中钙的交换速率明显减慢,而呈“流失多,补进少”,即沉积于骨中的钙少,从骨中释放到骨外的钙多。60岁以后的男性,平均每10年会减少4%的钙,而女性则高达10%。所以,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严重缺钙会影响健康。首先影响骨骼的健康。青少年容易得佝偻病,老年人会导致骨质疏松。由于骨骼脱钙,人的脊椎被压缩变矮,驼背、骨骼疼痛、关节乏力,并容易发生骨折。
严重缺钙还会引起高血压、血中胆固醇升高、失眠、多梦等症状。另外,还会出现血液不易凝固。
造成人体缺钙的原因,除了饮食中缺少钙以外,吸烟、喝酒、缺乏运动、大量喝咖啡、不当减肥、不晒太阳等都会影响钙的吸收。
正确的补钙方法应是通过饮食来得到满足。在众多的含钙食品中,牛奶及其制品的含钙量最多,每1 000克牛奶中含钙104mg,全脂奶粉为670mg。牛奶及其制品中的维生素D有促进钙的吸收作用。
老年人应每天喝一杯牛奶,并常吃其他含钙量高的食品,如海带、虾皮、豆制品、芝麻酱、雪里红、芹菜叶等。
另外,多运动、多晒太阳、不吸烟、不饮酒、不要吃得太咸,这些措施都有利于钙的吸收,防止钙的流失。
②铁:铁是血液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把新鲜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铁又是许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组织呼吸、生物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铁也是构成肌红蛋白以及各种含铁血红素的化合物的重要成分。这些化合物能促进细胞内的氧化过程。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一样,都是氧的运载工具。
铁缺乏时,不能合成足够的血红蛋白,造成缺铁性贫血。还会引起头发变脆、脱发、消化不良、眩晕、指甲反翘、反应迟钝等症状。体内铁储存过多,可导致血色病,对身体也不利。
造成体内缺铁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摄入不足和失血过多(如肠道出血、月经过多)引起的。其他如高磷饮食、消化不良、长期应用抗酸药以及过多饮用咖啡和茶等也可引起体内缺铁。
动物内脏(特别是肝脏)、血液、鱼、肉类都含有丰富的铁。深绿叶蔬菜、豆类、黑木耳、芝麻酱中也含有较多的铁。
食物中的铁有两种形式。动物性食物含有血红素铁,吸收率可达20%以上。植物性食物中含有非血红素铁,这类铁大多是三价铁,需要在胃酸作用下还原为二价铁(亚铁)才能被吸收,一般只有1%~5%的吸收率。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某些氨基酸以及鱼、肉类中的某种成分可促进铁的吸收。当体内缺铁时可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或服用铁剂药物补充。
③锌:锌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以眼睛和精液里含量最多。
锌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蛋白质合成和促进生长发育,也是性器官发育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增强大脑细胞活力,提高智力和记忆力;改善味觉,增进食欲: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另外,锌还有促进创口和溃疡愈合、美容皮肤等功能。
儿童缺锌会造成生长发育迟缓,体格矮小,性发育延迟。缺锌会影响消化功能,发生食欲缺乏、厌食,异嗜癖等;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感染。还可引起创口愈合迟缓,夜盲症、口腔溃疡等。
锌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如肝、瘦肉、鱼、禽蛋、牡蛎等),不仅含量丰富,且易被吸收。植物性食物含锌量较少,完全素食者可能会缺锌。
④碘:碘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甲状腺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并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成年人膳食和饮水中长时间地缺少碘,便会发生甲状腺肿大,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又称大脖子病。患者的甲状腺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试图从血液中吸收较多的碘。
孕妇缺碘可造成早产、死胎、先天畸形、聋哑、痴呆等。
儿童严重缺碘可致发育不良、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称为呆小病。
碘存在于自然界中。人们主要从饮水、粮食、蔬菜和周围环境中摄取。海产品如海带、紫菜、贝类、海鱼、海虾及海蜇等食物含有丰富的碘。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少碘,为了给大家补充碘,把碘酸钾或碘化钾按一定比例加入食盐中配成食用加碘盐供大家食用,以补充碘的摄入不足。
⑤硒:人们对硒与健康的关系认识较晚。20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发现克山病(一种地方性心肌病)与人群缺乏硒有关。补充硒可以预防克山病,从而证明硒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缺硒将导致许多重要器官功能下降,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研究发现,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患者血清中硒含量较健康者明显降低。
硒是体内一种抗氧化酶的重要成分。该酶能保护心肌细胞膜避免氧化,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硒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并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加速损伤细胞的修复,使心肌梗死范围减少。
体内正常含量的硒可阻止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硒可以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高脂血症,防止动脉硬化,同时抑制血管痉挛,有益于心功能改善和冠心病康复。
硒的抗氧化能力高于维生素E,能清除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抗衰老作用。硒还有预防癌症的作用,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肝、肾、肉类和海产品中含较多的硒。植物性食物中硒的含量决定于当地水土中硒的含量。一般来说,大米、面粉及大蒜等食物中含硒量较多。现在市场上还有富硒大米、富硒蘑菇和富硒麦芽、富硒茶叶及含硒食盐等食物。老年人常吃含硒丰富的食物对健康有益。
各种食物中均含有矿物质。绝大多数蔬菜、水果、豆类中以钠、钾、钙、镁等金属元素为主,在体内氧化生成碱性氧化物,属碱性食品。大部分肉、禽、鱼、蛋等动物性食品,米、面及其制品含磷较多,均属于酸性食品。酸性食品过多,可增加钙、镁等碱性元素消耗,导致体内缺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