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忌舍本求末

忌舍本求末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前有位国王,他有4位妻子。国王最爱他的第4位妻子,给她穿最好的衣服,给她吃最美味的佳肴。第4位妻子是我们的身体。第1位妻子是心灵。无论儒、佛、道都提倡与人为善,强调内心修养,认为过分追求物欲是一种罪恶,提倡追求心灵的和谐与快乐。

某大学的几位同学去拜访老师。当老师问起他们生活得怎么样时大家都满腹牢骚,纷纷诉说着生活的不如意:工作压力大呀,生活烦恼多呀……一时间,大家仿佛都成了上帝的弃儿。

老师笑而不语,从房间里拿出许许多多的杯子,摆在茶几上。这些杯子各式各样,有瓷器的、有玻璃的、有塑料的,有的杯子看起来高贵典雅,有的杯子看起来粗陋低廉……老师说:“你们都是我的学生,我就不把你们当客人看待了。你们要是渴了,就自己倒水喝吧。”

大家说得已经口干舌燥了,便纷纷拿了自己中意的杯子倒水喝。等大家手里都端了一杯水时,老师讲话了,他指着茶几上剩下的杯子说:“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挑选去的杯子都是最好看最别致的杯子,而像这些塑料杯就没有人选中它。”我们并不觉得奇怪,谁都希望手里拿着的是一只好看的杯子。

老师继续说:“这就是你们烦恼的根源。大家需要的是水,而不是杯子,但大家有意无意地会去选用好的杯子。这就如我们的生活——如果生活是水的话,那么,工作、金钱、地位这些东西就是杯子,它们只是我们用来盛起生活之水的工具。杯子的好坏,并不能影响水的质量,如果将心思花在杯子上,你哪有精力去品尝水的苦甜。”

这个故事说明,人们之所以容易犯舍本求末的错误,是因为认识不足,错误地把工具当作人生追求的目标。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提高认识,破迷开悟。下一则寓言更能让人警醒。

从前有位国王,他有4位妻子。国王最爱他的第4位妻子,给她穿最好的衣服,给她吃最美味的佳肴。国王也很爱他的第3个妻子,常带着她去邻国访问。国王同样爱着他的第2位妻子,她是国王的知心人。国王凡是遇到什么麻烦事,总要去找她商量并在她的帮助下渡过难关。国王的第1位妻子对他忠心耿耿,为帮助国王守住财富和王位付出了很多。然而国王却并不珍惜这位妻子,尽管她深爱着国王,国王却无动于衷。

终于,国王病重,时日无多。他暗想:“我有4个妻子,死的时候却只能一个人去吗?”于是他问第4个妻子:“我最爱你,你能陪我一起进坟墓吗?”“想都别想!”这位妻子丢下一句话,头也不回地走了。伤心的国王于是问第3个妻子:“我一辈子都爱你,你准备好同我一起去了吗?”“不!”这位妻子答道,“你死了,我就改嫁。”接着他问他的第2位妻子:“你总能帮我。现在,你能同我一起去吗?”对方答道:“这次我可帮不了你,我能做的至多是给你下葬。”这时,一个声音传来:“我陪你去,你去哪儿我都陪着你。”国王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原来是他的第1位妻子。望着这位因营养不良而骨瘦如柴的妻子,国王热泪盈眶地说:“我早该对你好一点。”

实际上,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4位妻子”。第4位妻子是我们的身体。无论在世时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去保养,一旦离开人世,身体也就离我们而去。第3位妻子是财富、权力和地位。哪天我们死了,这些东西都将落到别人的手里。第2位妻子是我们的家人和朋友。无论他们愿意给予我们多大的帮助,至多也只能陪我们走到墓穴的门口。第1位妻子是心灵。人生在世,人们总在不断地追逐财富、权利和欢娱,反而忽视了心灵。然而只有心灵才会陪伴我们走到天涯海角。

这个世界太多的人活得太累了,为权利钩心斗角,为利益鱼死网破,忙着去争斗、去索取,却抽不出时间来清洗心灵,拿不出时间来与相知的人促膝交谈,最终憔悴在外部人生的心路上,从而让人生的过程缺失了最本质的光华。

大多数人舍本求末,只重视外部人生,过分追求功名利禄,说到底是没有通达生命的根本之道和根本之理,认为人生中最大的事就是捞名挣钱,最高的人生幸福就是拥有名气和钞票。却不知我们来到世间,我们自己的躯体不该被自己的心所奴役,我们的心也不该总是奴役着我们自己的身子。自之身成了自之心的奴隶,这身子就太无价值了。自之心总是缚着自之身,这心也太狭隘了。要明白功名利禄本不属于我们自身,它既不在我们的心中也不在我们的肉体之内。有它和无它对于我们身心的存在并不发生直接的必然的影响。何必付出人格的代价去孜孜以求呢?在名利面前超脱一点,淡泊一点,不就轻装上阵了吗?轻装上阵的人无心理负担,无思想包袱,在人生路上跑得反而比别人更快。让我们的心灵释然安然,这比什么都强。获得自由健康的身心,充分发挥我们内心的最高力量,展示我们最美最善的天性,这难道不是我们人生最重大的事情吗?

无论儒、佛、道都提倡与人为善,强调内心修养,认为过分追求物欲是一种罪恶,提倡追求心灵的和谐与快乐。贤哲认为荣华富贵、私人恩怨并非是最有意义的东西,人生的关键是心灵的和谐与自由。道家的鼻祖之一庄子推崇的是逍遥游,认为暂短的人生转瞬即逝,不论穷富,人生千万不要扔掉快乐!那些沉浸于名利场的人,营营役役,忧心忡忡,原因是舍本求末,没有把世事看通透。两千多年前的先圣们,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现在相比,绝对是十分贫困,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却很丰富,很快乐!当今的人,收入与快乐不一定成正比。大款们为生意尔虞我诈,互相争斗,财产保管和使用、遗产争纷等各种忧患比常人都多。这个问题,特别在多数人解决了温饱的小康型社会里尤其突出。所以人生是否幸福快乐,很大程度上是靠本人自我调息,靠自己的学养、修为、心灵的反省。快乐和幸福,并不取决于你拥有的多,而在于你计较的少。只要有高的境界,开阔的心胸,这样你就不会为蝇头小利的得失而耿耿于怀,才会比别人更快乐、更幸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